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83篇
  383篇
综合类   1128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1835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疑似禽霍乱病死鸡中分离一株细菌,采用16SrRNA方法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方法分析其血清型为A型,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多粘菌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高度耐受.本研究结果为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 不良反应轻度反应:约占2 0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0 5℃左右,持续12 2 4h。12h内停食或减食,若不仔细观察一般不易发现。随后恢复正常。中度反应:约占5 % 10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1℃左右。拒食、精神不振、走路不稳,持续1d以上。过敏反应:约0 1%。多见在注射后12min内发作,或时间更短甚至在拔针时即可发生。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白或充血,口吐白沫,震颤剧烈,甚至休克。出现过敏反应的直接原因是疫苗中存在着异体蛋白,猪对致敏因子产生的变态反应所致;另一种是兽医在防疫注射时操作粗暴,引起应激反应所致。同时,疫苗中白油的质量与不…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PD50效检攻毒方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10 000 TCID50的OR/80株F13细胞毒或用10 000 LD50的OR/80株乳鼠组织毒(ORMF8),通过肌肉注射途径、蹄踵球部或趾间皮内注射途径接种O型口蹄疫抗体阴性架子猪进行攻毒试验,三种途径均不能使试验猪产生规律性发病.  相似文献   
4.
以前的研究表明,B-单型地抵抗超强毒马立克病病毒攻击的效果依所使用的马立克氏病疫苗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为了测定同一血清型MD疫苗接种同一单型鸡后用MDMd5强毒攻击是否产生相似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梁春彩 《畜禽业》2005,(9):50-5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一种Leeystad病毒(在分类上属动脉炎病毒)引起的,猪高热稽留型,妊娠母猪流产、死亡和仔猪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该病毒于1991年被分离出来,研究表明抗体阳性的健康猪并不表示具有免疫力,而且有人认为存在两个不同的血清型。据报道带毒猪的流动可引起本病传播,猪一旦被该病毒感染,将长期带毒。  相似文献   
6.
猪O型口蹄疫病毒强弱毒株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5P、P6)。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PT-PCR扩增,从F29株O3I3株和T509株中均获得了1条约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获得了重质粒。通过PCR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9,pUCVP1/0313,pUCVP1/T50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3个重线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F29强毒株与O313、T509弱毒株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5%和99.06%;因F29株核苷酸发生3个碱基缺失与1个碱基替换,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44.13%和41.32%,而T509和O3I3株相比,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7%和95.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本研究的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包括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除O/A/58株外)均属同一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94%;而与国外毒株相比,属不同的基因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81%-82%,其推本研究的3个毒株与国内分离的大多数毒株的VP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7%-95%,本项研究对猪O型FMDV的强弱毒株VP基历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将进一步丰富我国FMDV毒株VP1基因资料库,为更加科学地防制FMD提供分子水平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等地鸭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发病特点,分离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26株;已对其中20株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主要为078,占70%(14/20),其次是O1,占15%(3/20);人工感染试验表明,80%(8/10)菌株毒力强,皮下、肌肉、足蹼3种途径均易复制该病;病理组织学检查肝、肺、脾等,表现急性炎症,出血等病变;药敏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除对鸭菌消、卡那霉素等高敏外,对多数常用抗菌药已耐药,最后就该病的防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9.
鸭疫里氏杆菌各血清型在我国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鸭疫里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sis,RA)是家鸭、火鸡、鹅和多种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能引起1~8周龄的鸭发生浆膜炎、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等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近年来对该病病原的分离及其血清型的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目前已证实我国有1、2、3、4、5、6、7、8、10、11、13、14、15、17等14种血清型的RA,另新发现4种新血清型(22、23、24、25型),多种血清型的存在是造成该病防制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我国对RA血清型的研究,及各血清型在我国的分布,以期对综合防制该病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09,(6):54-54
周斌等对2008年1—6月分离13株采自江苏(5)、安徽(4)、浙江(2)、上海(2)的HP之血清型和药敏进行鉴定和试验,结果如表1,HP分离株对头孢类和阿莫西林高敏,对其它抗生素基本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