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36篇
  18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芬  谭玉婷  曾宪强  汪波 《农学学报》2021,11(12):105-108
为解决草莓采后果实腐烂变质问题,将草莓置于甘草提取液、乳酸钙溶液、蒸馏水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比较3组草莓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贮藏7天后,甘草提取液组草莓失重率降低34.72%、腐烂率降低31.5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99.10%、维生素C含量提高154.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206.24%,乳酸钙处理和甘草提取液保鲜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期内,2种处理方法均可提高草莓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柳福智  张迎芳  陈垣 《草业学报》2021,30(7):148-156
本研究以甘草无菌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分析50 mmol·L-1 NaHCO3 胁迫下外源海藻糖对甘草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50 mmol·L-1 NaHCO3 胁迫显著降低了甘草幼苗的生长量、叶绿体色素含量、K+ 浓度、抗氧化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了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Na+浓度;施加15 mmol·L-1 海藻糖可显著提高甘草幼苗的生长量,提高叶绿素含量、K+ 浓度和总黄酮含量,降低丙二酸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Na+ 浓度,并且提高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因此,NaHCO3胁迫下施加外源海藻糖对甘草幼苗生长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甘草的抗碱能力,促进甘草幼苗生长。本研究为外源海藻糖提高甘草耐碱性和揭示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北地区植被特征指标与土壤表层盐含量、碱性间的相互关系,为该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被和其下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甘草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其下部土壤表层(0—5cm)的含水率、pH值、电导率、盐含量等指标,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甘草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其下部土壤的含水率均随甘草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而土壤的pH值、电导率、盐含量正好相反,均表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耕地表层土壤的pH值、盐含量与甘草植被特征指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植被盖度植株高度地上生物量;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值和盐含量与甘草植被的这3个性状指标间均表现为负线性函数关系,甘草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每提高1个单位,可使土壤表层的pH值分别下降0.012,0.011和0.002,盐含量分别降低0.108,0.107,0.015g/kg。[结论]西北干旱地区耕地中种植甘草对其下部土壤表层的盐含量和碱性(pH值)影响显著,其中植被的盖度对表层土壤的盐碱影响最大;从耕地表层抑盐角度考虑,应优先选择种植枝叶稠密、植株高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叶子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a生盆栽叶子花品种大红宝巾和水红宝巾为试材,比较自然干旱条件对2个叶子花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干旱处理下,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均下降,但干旱胁迫4 d后(土壤相对含水量35.8%),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高于对照,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大红宝巾Pn-直显著高于水红宝巾;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干旱第2天后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在干旱胁迫第4天,叶子花的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表明适度的水分胁迫能提高叶子花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ith six treatments, i.e., 0% seawater (control), 10% seawater, 25% seawater, 0% seawater + N (7.5 mmol L-1 NaNO3), 10% seawater + N (7.5 mmol L-1 NaO3), and 25% seawater + N (7.5 mmol L-1 NaNO3),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Jerusalem artichoke (Helianthus tuberosus) seedlings under seawater stress. The 10% seawater stress treatment had the least effect on plant growth while at 25% seawater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in leaves under 10% seawater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under the 25% seawater stress.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in the leaves increased concomitantly with increasing seawater concentration and time. Proline and soluble-sugars in the leaves and Na^+, K^+, and Cl- contents in shoots and roo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increasing. Nitrogen addition resulted in increasing fresh and dry weights of shoots and roots compared with seawater treatment without N. Nitrogen supplementation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leaves. Addition of N to seawater enhanced the contents of proline and soluble-sugars in the leaves and K^+ and total-N in the aerial parts and roots of H. tuberosus, but it resulted in declined concentrations of Na^+ and Cl- in the aerial parts and roots. Nitrogen addition ameliorated the toxicity of seawater by improving the antioxidative enzymes, accumulating of proiine and soluble-sugars, and alte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ions in H. tuberosus.  相似文献   
6.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草田节肢动物的物种构成、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集中度及其时间动态和主要种群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银川地区甘草田优势种为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黄草地螟(Loxostege verticalis Linnaeus)、黄直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la Redtenbacher)、蚜虫类(Aphids)、盲蝽类(Mirids)等.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各营养层结构特征呈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基位物种营养层的个体数量随时问变化趋势与节肢动物总群落一致.  相似文献   
7.
甘草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外脾淋巴细胞的培养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的GPS对淋巴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和IL-2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GPS能明显增强淋巴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和IL-2的分泌量(P<0.01),在添加浓度为300 μg/ml时,基本上达到阳性对照组的水平(P>0.05),再继续增加浓度,测定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GPS能诱导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其能量代谢水平和IL-2的分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种甘草下胚轴及子叶节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甘草维管组织在下胚轴、子叶节区内的排列形式及变化规律一致,但不同的种维管组织排列成不同形式所经过的距离有所不同。下胚轴是根和子叶间维管组织转变的过渡区,而根的初生维管组织与上胚轴的维管组织无直接的联系。在过渡区内外始式的木质部经过后生木质部分离、拉开呈一条直线的过程,然后在子叶节区靠合形成子叶的内始式木质部。在子叶节区子叶迹分化完成,上胚轴维管组织开始分化,同时在子叶迹与上胚轴维管组织之间有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组织培养物的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胀果甘草(Glaycyrrhiza inflat Bat)的愈伤组织培养及毛状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培养物进行了甘草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愈伤组织及毛状根的薄层层析图谱与甘草药材的非常接近,其化学成分有相当的相似;在愈伤组织及毛状根中均含有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的含量不同,其中以根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甘草酸含量最高;愈伤组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甘草药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第14、35、71-70 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肝脏组织,检测机体SOD、GSH-Px、CAT和NOS活性及MDA、NEFA、·OH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和NO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肝脏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家兔机体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