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4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白菜耐热性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国胜  王永健 《园艺学报》1997,24(2):141-144
以两组耐热和热敏感的大白菜对应亲本(177与276;176与279)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得到一致的结果:大白菜的耐热性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以耐热和热敏感的5个代表性亲本材料采用Grifing的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很高,而显性遗传方差组分很小,与上述结果一致。同时,耐热亲本材料176和177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是耐热性选育的较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选用6个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差异较大的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杂交组合,测定2015年和2016年2年亲本及其后代F1和F2红花中的HSYA含量。运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在HSYA含量的遗传体系中,母体遗传效应影响最大,胚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影响最小。3套遗传体系均表现出基因主效应大于环境互作效应。机误方差较大,说明HSYA含量还受环境机误或抽样误差的影响。亲本遗传效应分析表明,豫红花1号(P1)做亲本表现稳定,有利于增加杂交后代HSYA含量,达到提高品质、改良品种的效果。胚显性方差和母体显性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同时存在种子杂种优势和母体杂种优势,而且其主效应基因不受环境影响。综合考虑遗传主效应、胚显性效应和母体显性效应,亲本组合(P1×P5)有利于提高后代杂交品种的HSYA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后代材料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春玉米主要穗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更好的了解北方早熟春玉米区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和性状遗传规律,为杂交种组配和种质改良提供亲本和育种策略,选用在生产及种质改良中常用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杂交组合, 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对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鉴定,按照改良griffingⅣ 双列杂交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穗粗、容重、籽粒行数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产量、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K12、丹340和黑选169对提高产量的效应明显,P138在提高后代容重方面优势显著,含有地方种质的早熟材料龙抗118、大粒黄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穗部长度。  相似文献   
4.
选择7个干旱胁迫下发芽能力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将亲本及F1代种子在10% 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芽, 测定相对单株鲜重、相对茎长、相对成苗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和相对活力指数, 用Griffing I方法对发芽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方差在42个组合间各性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特殊配合力方差在42个组合间除了相对活力指数外的各性状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 中双9号上述6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别为0.0656、0.0708、0.1185、0.1048、0.1096和0.0861; 中双6号一般配合力效应虽然不高, 但其组合中双6号×西农长角和中双6号×中双10号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 是耐旱性较强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千粒重和每穗粒数有一定差异的7个冬小麦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Ⅱ配制21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2个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和每穗粒数的遗传。结果表明,扬麦11千粒重和宁麦9号每穗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最好,且宁麦9号具有控制每穗粒数较多的显性基因。千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每穗粒数的遗传符合加...  相似文献   
6.
用5×5半双列杂交研究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单株产量的遗传,结果表明:供试的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系中,单株产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性质为超显性,平均显性度为1.404。显性基因约为隐性基因的3倍多,并且多数增效基因表现显性,但也有显性的减效基因存在。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h_B~2=71.4%,狭义遗传力h_N~2=33.18%。供试亲本显性效应的强弱依次为81007>81006>81018>81004>81033,增效基因的多少依次为81018>81006>81007>81004>81033。一般配合力的大小依次为81018>81006>81004>81033>81007。  相似文献   
7.
普通白菜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不结球白菜亚种、普通白菜变种中的南京矮脚黄雄性不育两用系和短白梗、亮白叶、苏州青及矮抗青四个自交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D_1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旨在分析各杂交组合在与产量、品质和霜霉病抗性有关的28个性状方面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证明了Sprague等(1942)关于亲本选择选配的两个结论及其在白菜育种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普通白菜选择育种途径和选择选配亲本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配合力分析,初步选出了亮白叶、矮脚黄、矮抗青三个较好的杂交亲本和矮脚黄×矮抗青,矮脚黄×亮白叶、短白梗×矮抗青及亮白叶×苏州青等四个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胚发生能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4× 4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能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多数F1的胚产量与具高胚发生能力的亲本相近 ,部分F1的胚产量与双亲中亲值接近。胚状体发生能力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高胚发生能力由显性核基因控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 97 2 %和 81 1%。由Lisandra(高胚发生能 )×Kamikita(低胚发生能 )的F2 群体胚发生数的分离结果得出小孢子胚状体发生能力由具加性效应特点的两个基因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determine the inheritance of Al tolerance in lucerne (or alfalfa) using a 4-parent diallel mating design. Regrowth root length (RRL), along with root length (RL) and total root length (TRL), was measured to indicate relative Al stress response using a hydroponic system in a 3 μM Al solution at pH 4.5. A diallel analysis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variance for RRL but not the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variance; the same result was obtained for TRL but not for RL. For both RRL and TRL, genetic variance appeared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nvironmental variance. For RRL, a strong but non-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indicated between parental performance and their gca effects; while mid-parent heterosis and/or over-dominance were detected, as associated with the expressed sca effects in several combina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complex genetic nature and expression of Al tolerance in the 4-parent diallel crossing system tested. Al-tolerant parent, GAAT‘S’, was the most promising parent, conferring the highest gca effects for RRL as well as for other two characters. The existence of significant gca variance in RRL may also suggest the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Al tolerance through enhanced root regrowth using phenotypic recurrent mass selection to pyramid desirable Al-tolerant genes, focussing on parental lines and/or elite individual plants expressing long regrowth roots.  相似文献   
10.
王敏 《种子》1995,(5):8-11
利用8个亲本的双列杂交材料,按Hayman分析法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部分显性。籽粒灌浆期性状的显性方向指向增效,籽粒灌浆速率的显性方向指出减效。所有性状均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hN^2=0.71 ̄0.93,可在杂种早代选择。灌浆期与灌浆速率二类性状群分别有一致的遗传行为,在遗传方式上与一个单位性状的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