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棉花在长度、色彩等级、短绒含量、断裂比长度等方面都比国外棉花有明显的优势。但当前棉花生产仍存在品质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及品种多、乱、杂的问题,提高棉花质量的关键是选用优良品种和加强质量管理,指导棉农采摘棉花进行“四分”(分摘、分存、分晒、分售),防止混等、混级;使用棉制品包装物,禁止异性纤维混入,是保证新疆棉花质量打开国内外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棉绒“长”了好,还是“短”了好?相当长一段时间来,长绒成了各界认定棉花质量优劣的惟一标准,而市场价格也在推波助澜,使长绒棉风光至极,即便现在,长绒棉价格还是平均高出短绒棉6%~8%。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陆地棉品种徐州142 与其无絮突变体开花前4d 至开花后6d 胚珠内细胞壁结合的离子型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阻碍纤维的初始发育。  相似文献   
4.
四、天然彩色棉的纺纱性能及后处理对针织物的影响 1.天然彩色棉的纺纱试验验证原棉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然彩色细绒棉地方标准DB65,590—2000执行,检验的结果是:深棕、浅棕颜色一致。整齐度长度好,短绒、含杂较少,强力、断裂比强度高,马克隆值为A级。绿色棉颜色较一致,长度适中,短绒、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无短绒突变体GZnn的纤维发育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棉花无短绒突变体GZnn为材料,分离与棉花纤维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从而揭示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机理。【方法】通过扫描电镜观察GZnn与其近等基因系TM-1在纤维发育上的差别;采用差异显示RT-PCR方法寻找GZnn与TM-1之间的差异表达片段,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用扫描电镜观察突变体GZnn与TM-1的胚珠表面纤维细胞起始发生的情况,发现GZnn不仅在纤维细胞发生和延伸上延迟,而且纤维细胞总数也明显减少。利用差异显示PCR进行比较筛选,获得了12个差异表达的EST片段,其中,DS3只特异性地在GZnn 开花前(-3~0 DPA)的胚珠中特异表达,而在其近等基因系TM-1中没有表达,推测DS3可能是一个纤维启动过程中的MYB类负调控转录因子。【结论】本研究利用棉花无短绒突变体GZnn发现,棉纤维细胞在早期分化和形态建成过程中大量基因表达,对其中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棉纤维分化发育的分子机理,为棉花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然有色棉纤维和短绒色泽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利用不同纤维色泽材料及其 F1和 F2 代对有色棉纤维和短绒色泽遗传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棕色和绿色纤维各由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主效基因控制 ,表现不完全显性 ,棕色和绿色短绒也各由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绿色纤维和短绒相对棕色为显性 ,棕色纤维和短绒相对白色纤维为显性。短绒色泽基因与纤维色泽基因存在着互作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是全国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棉花无论在纤维长度、色彩等级、短绒含量、断裂比长度等方面都比国外棉花具有明显优势。但当前棉花生产仍然存在品质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及品种多、乱、杂的问题,提高棉花质量的关键是选用优良品种和加强质量管理,指导棉农采摘棉花时进行"四分"(分摘、分存、分晒、分售)管理,防止混等、混级。使用棉制品包装物,禁止异性纤维混入是保证新疆棉花质  相似文献   
8.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纺织材料,是最长的单细胞,是研究纤维发育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以亚洲棉短绒突变体(FZ)及其野生型(fz)为材料,结合扫描电镜、石蜡切片、RNA-seq技术,解析棉花短绒起始的可能机制。与野生型(fz)的0DPA时期胚珠相比,突变体的胚珠在该时期仅有少量的纤维起始。在+3DPA时,突变体没有短绒细胞起始,仅有长纤维细胞,而野生型有大量的短纤维细胞和长纤维细胞。对这2个材料的0DPA、+3DPA、+5DPA和+8DPA胚珠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在短绒突变体(FZ)和野生型(fz)的4个纤维发育时期共挖掘出37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0DPA时差异基因数目最少,随着胚珠发育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加。KEGG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蜡质、角质生物合成,以及苯丙烷代谢和植物信号传导过程。共表达趋势分析显示,在突变体+3DPA上调的差异基因中,参与离子结合、MAPK级联反应、氧化还原活性和转录调控的基因表达受到正影响(表达水平提高),造成突变体短绒纤维不能正常起始。这些结果描述了二倍体亚洲棉短绒起始的动态变化,可为进一步研究棉纤维发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以无短绒材料为母本配置的7个转基因抗虫杂交组合进行了杂种优势和综合性状表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7个杂交组合霜前皮棉杂种优势突出,早熟性较好,衣分、铃重和子指比较协调;纤维长度较长,比强度中等,麦克隆值偏高,整齐度好,伸长率中等;生育期为中熟类型;具有株高中等、果枝始节位略高、结铃性较好的特性;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海岛棉纤维品质与其种子短绒多寡之间的相关关系,提高海岛棉品质育种效率。【方法】以218份海岛棉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2年纤维品质指标的检测及短绒多寡的调查与分级,分析短绒各分级间纤维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及纤维品质与短绒多寡的相关性。【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各级间除马克隆值差异不大外,其他纤维品质指标随着短绒的增加而增高,且差异呈极显著或显著(P0.05或P0.01)水平。Spearman相关系数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与短绒级别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马克隆值与级别间呈显著(P0.05)负相关。【结论】海岛棉纤维品质与其种子短绒多寡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短绒多寡可作为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劣的参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