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610篇
林业   215篇
农学   1592篇
基础科学   107篇
  147篇
综合类   6250篇
农作物   2106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978篇
园艺   840篇
植物保护   32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854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860篇
  2005年   890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瓜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连片种植、重茬栽培等条件下容易滋生病菌,尤其是随着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棚室内的温湿度条件更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黄瓜生产上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威胁,包括生理性病害、感染性病害及虫害等。本文从抗病品种选育的角度分析了黄瓜病害抗病品种选育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防治方法,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抗病优质机采棉冀棉64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5.
冬小麦亲本的抗病性筛选和遗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和肥水条件的改善,白粉病日趋严重;此外,因条锈病抗源单一和新的生理小种不断出现,致使品种抗条锈性也日渐有所下降。两种病害的发生、蔓延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评价、筛选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亲本,开发利用新的抗病基因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山地丘陵区栽培条件对两优培九产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存玉 《种子科技》2001,19(6):347-349
两优培九在江浙等平原地区亩产量已达700kg以上,但在湖南、贵州等山地、丘陵地区栽培产量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通过对处于雪峰山区洪江市各乡村2000年的试种情况的跟踪调查,阐述了山地、丘陵地区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栽培条件对两优培九夺取高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夺取两优培九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汤永波  林炎照 《种子科技》2001,19(6):360-361
特优 70系三明市农科所用特 A与明恢 70培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 1996年我区引入亲本试制至今 ,平均亩产 15 0~ 2 0 0 kg。2 0 0 0年我区制种 2 10亩 ,入库种子 4 2 t,平均亩产 2 0 0 kg,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其产量结构是 :亩有效穗 16万穗 ,穗总粒数 116 .8粒 ,穗实粒数 6 2 .4粒 ,异交结实率 5 2 .9% ,千粒重 2 7.4 5 g。高产制种的技术调控措施是 :1 根据我区气候规律与制种地小气候特点 ,切实调控确定好特 A制种的“四期”水稻制种应根据亲本特性 ,把两亲本制种最关键的抽穗期、扬花授粉期、成熟收获期以及母本特 A减数分裂期安排…  相似文献   
8.
针对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制种时易受夏季异常低温危害,降低制种纯度问题,利用2002年夏季制种受到低温危害的两优培九材料,通过在分蘖期、穗分化期、齐穗期对杂种株和不育株的株高、分蘖数、最上位展开叶的长度和宽度动态测定,提出了在分蘖期和穗分化期区别杂种株和不育株的形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制种、种子经营单位和农户进行种子纯度早期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分析,杂交稻单产稻800kg/667m^2的田块,提出其适宜的性状指标为ALI最大8.2,始穗期6.9,腊熟期保持在5左右,分蘖增长曲线平稳,分蘖高峰值为24-25万/667m^2,全生育期净生产量为24759g/m,平均CGR在15g/m^2以上,始穗期潜在光合能力22196g/d.667m^2,有效穗19 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60粒以上,结实率95%,千粒重28g,要达到以上指标,选择气候较凉爽,土壤肥沃区域,品种生育期165d以上的优良杂交组合,采用旱育和温室育秧提早播种期,东西向宽窄行栽插,重施有机肥和选用高磷钾优化配方,搞好纹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