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苗子复合肥是一种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出产的41%高浓复合肥(19-12-10)。2015年在小麦上施用,结果显示施用好苗子复合肥的处理产量高于施用传统高浓度复合肥的对照,且促进小麦前期低位分蘖,提高成熟期茎蘖成穗率。  相似文献   
2.
超高产栽培中水稻无效分蘖的化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最适合水稻生长的云南省涛源乡,以贵州省自育品种"黔优88"为对象,对超高产栽培中水稻无效分蘖的化学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浓度为10mg/L时,能够控制水稻无效分蘖,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数及成穗率,从而能够达到保穗控蘖,增加水稻产量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的一些相关性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对植株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株高、成穗率、穗部性状等进行了测定。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分为 6种类型,研究不同NUEg类型品种生育期、株高、成穗率、穗部性状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1)高NUEg品种生育期(特别是播种至抽穗)较短,NUEg与全生育期、播种至抽穗天数呈显著负相关; 2)不同NUEg类型品种间株高无显著差异,株高与NUEg无密切关系;3)高NUEg类型品种分蘖成穗率高,分蘖成穗率与干物质运转及氮素运转关系密切;4)高NUEg类型品种穗长较短,着粒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茎蘖组合是提升小麦绿色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解湖北稻茬小麦主要茎蘖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川麦104和多穗型小麦品种扬麦15为材料,于2016-2018年在湖北十堰和武汉两地稻茬麦大田条件下,设置低(1.35×106~1.65×106株·hm^-2)、中(2.85×106~3.15×106株·hm^-2)、高(4.35×106~4.65×106株·hm^-2)三种种植密度,分析了主茎(S)、分蘖1(T1)、分蘖2(T2)和分蘖3(T3)(按出现先后顺序)的成穗率、产量贡献率及相关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1)湖北稻茬小麦成穗茎蘖农艺性状表现值偏低,除穗长和茎高受品种的影响最大外,其他被测性状受影响程度表现为蘖位>种植密度>品种;(2)在主茎均能成穗的情况下,分蘖成穗率随蘖位和种植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大穗型品种川麦104的降幅大于多穗型品种扬麦15;(3)主茎产量贡献率随种植密度的升高而升高(35.12%~54.50%),分蘖1产量贡献率稳定在23.25%~25.50%,分蘖2和分蘖3的产量贡献率随种植密度升高而降低,分别为14.59%~23.22%和5.42%~16.77%;(4)主茎的穗粒数(35.94~44.13粒)和穗粒重(1.44~1.93 g)显著高于其分蘖,茎高、茎蘖收获指数和穗茎节长只在川麦104中、高种植密度下的分蘖3与其他茎蘖差异显著;穗长、可孕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有随蘖位和种植密度升高而变劣的趋势。聚类分析得出:湖北稻茬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以主茎成穗为主体,低种植密度下增加分蘖1和分蘖2,争取分蘖3成穗为辅;中种植密度下争取分蘖1+分蘖2成穗为辅;而高种植密度下争取分蘖1成穗为辅。  相似文献   
5.
以三系杂交糯稻嘉糯Ⅰ优7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下的分蘖动态变化及成穗规律,分析了穗粒结构特点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为22.5万穴/hm~2时最高茎蘖数适宜,成穗率最高,较好地协调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能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应用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水稻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籽粒充实度和保优质为核心的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多点应用示范,比较研究了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的效果。田间试验表明,"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能促进前期早发、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有效分蘖生长和成穗,提高成穗率,增加总颖花数、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极显著地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2.22%~19.73%,并能改善米质。大田示范结果表明也验证了田间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一、品种选择。优良品种是保证强筋小麦优质的基础。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二、精心整地。适当深耕,打破犁底层,使田间无明暗坷垃,土层上虚下实。做畦后整平地面,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播前土壤墒情不足的应造墒。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业》2010,(15):23-23
扬农啤6号由扬州大学农学院2004年育成.属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直立.苗期叶色绿.叶片长.幼苗分蘖力中等偏上.抗寒性与对照相仿。株型紧凑.耐肥抗倒性好于对照。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水稻最高产的云南省涛源乡,当进行水稻移栽时,采用穴栽不同谷粒秧对黔优88进行试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穴栽单粒秧能较好协调水稻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改善群体环境,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与结实率,最终实现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为确保一定的冬小麦面积,增加冬季裸露农田覆盖率,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近几年北京市实施了粮食直补和生态作物补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小麦面积稳步回升,2008年全市小麦收获面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