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4篇
  116篇
综合类   920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421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黑皮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光合光响应模型,为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对8种经典的光合光响应模型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能够表现出光抑制情况,但在拟合过程中出现暗呼吸速率为正值、光补偿点为负值及无法解释当光强达到饱和后光合速率快速下降的问题;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Ⅰ、指数函数Ⅱ无法直接求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结合常用的光饱和点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光饱和点与实测值均存在较大的偏差,且指数函数Ⅱ在计算光饱和点时表现出明显的人为性,也无法拟合光抑制情况,但4种模型拟合得到的光补偿点均与实测值相差不大;指数修正模型因系数β为负值,无法求取四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且拟合得到的四倍体黑皮冬瓜的光补偿点明显低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得到的暗呼吸速率及二倍体黑皮冬瓜的光饱和点明显低于实测值,但获得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实测值最接近,说明其在拟合最大净光合速率上有优势;整体上分段函数计算得到的黑皮冬瓜的各光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也能很好的拟合发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曲线。分段函数拟合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光合光响应曲线效果较其他模型效果好,分段函数模型为黑皮冬瓜最适合的光合光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猪瘟与禽流感(AI)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一旦爆发,往往导致成千上万只动物被淘汰宰杀,特别是在畜牧养殖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其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3.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结实的胚胎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6份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杂交母本与狼尾草进行属间杂交中发现,其结实率达到0.84%~2.06%,而在以二倍体水稻为母本的属间杂交中却没有获得结实种子.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属间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试图寻找其杂交结实的胚胎学证据.结果表明,狼尾草的花粉粒不能在二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萌发,说明二倍体水稻与狼尾草的生殖隔离很严格,两者很难杂交.然而,狼尾草的花粉粒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能萌发,花粉管能在花柱中伸长并能将雄配子送入胚囊内与雌配子融合成受精卵.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的受精作用比较特殊,包括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单受精作用、精细胞与次生极核的单受精作用和正常的双受精作用,总受精率和总成胚率分别为6.36%~11.68%和4.11%~9.44%.试验结果为解释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境的丧失被认为是目前大多数正濒于灭绝的脊椎动物所遭受的基本威胁[1],采伐则是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威胁.由于森林被大量采伐,使大熊猫生境片段化或丧失,栖息地面积缩小[2].砍伐薪柴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仅次于盗伐林木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保护区居民形成了靠山吃山的思想,随着社区人口的增多,对薪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近年鱼类生物技术在中国之发展.在倍数性育种方面,已获得了至少6种同源多倍体和2种异源多倍体;将诱导雌核发育和人工性逆转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快速获得鱼类自交系的方法,在核移植方面,获得了核、质分别来源于不同种.属和亚科的移核鱼,并成功地以经短期培养的鲫鱼肾细胞作核供体,获得了1尾移核鱼,从而证明了鱼类体细胞仍具发育全能性。用电场诱导鱼类未受精卵和囊胚细胞间,用微束激光诱导受精卵间的融合,均已获得鱼苗,在基因转移方面,围绕外源基因在鱼类的整合、转录、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所采用的转基因方法包括显微注射、电穿孔及精子载体法等,在分离有价值鱼类基因方面,已获得了3种生长激素基因,2种肌动蛋白基因,1个泌乳素cDNA和1个抗冻蛋白的cDNA。  相似文献   
7.
25s rRNA 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在香菇栽培菌种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中国7个主要香菇栽培品种:科,26,939,135,9311,申10和7402和25s rRNA基因中的D1/D2片段进行了DNA序列测定,根据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7个香菇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同源性很高。通过聚类分析,根据香菇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将这7个品种分为2类,即苏香,939和9311为一类,26,申10,135和7402为一类。  相似文献   
8.
赵静  单雪松 《家畜生态》2004,25(4):177-178,182
AFLP是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优点,具有RFLP的稳定性和PCR的高效性,被称为“最有威力的分子遗传标记”或“下一代分子标记”。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综述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这种遗传标记的原理、技术特点、技术发展及其在动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鼠的肝脏组织中提取总 RNA,采用 RT- PCR获得了鼠层粘蛋白 ( laminin)α5链的 E3 ( L G4 - 5)、L G4 和 L G5等 3个基因片段 ,与 NCBI数据库参考序列相比 ,同源性在 99%以上。将 E3 ( L G4 ,5)、L G4 和 L G5定向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 Pet- 2 8a中 ,构建 Pet- 2 8a- E3 、Pet- 2 8a- L G4 、Pet- 2 8a- L G5等 3个原核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 BL2 1中 ,IPTG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 SDS- 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分析 ,结果显示 ,这 3段基因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 ,薄层扫描显示表达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2 0 %以上。大量提取包涵体 ,纯化后免疫家兔 ,8周后得多克隆抗体 ,间接 EL ISA在抗体稀释到 1∶ 1 2 80 0时仍为阳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