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109篇
基础科学   104篇
  50篇
综合类   814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创作主张“立意在先”。盆景艺术作品由于受到自身材料的限制,比起其它艺术作品来说,其运用这一创作手法的自由度相对要小得多。特别是用下山树桩创作成单体树桩盆景,常常运用“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如《丛林深处有人家》原素材枝丫四出,杂乱无序。同行人认为无可取之处,不值得留下。理由是乱七八糟一大蓬。但本人觉得  相似文献   
2.
黄瓜单体异附加系的筛选与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甜瓜属异源三倍体与栽培黄瓜‘北京截头’杂交,经胚胎拯救获得了两个2n=15 (14C+1H)的单体异附加系,编号分别为02—17和02—39。02一l7植株叶形为戟形,02—39为深陷的掌状形,并且果刺均为白色,不同于异源三倍体的掌状心脏形和黑刺,果形比异源三倍体黄瓜长而更接近普通黄瓜。细胞学研究发现,单体异附加系在终变期和中期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由7个二价体和1个单价体构成,出现三价体的频率为4% ~5% ,中期Ⅱ不均等分裂形成不同的两极,一极染色体为8条,另一极为7条。RAPD分析证明它们分刖附加了野生种Cucum/s hystrix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设计带有EcoRV和XhoI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PCR扩增嗜热菌Dictyoglomus thermophilum DSM 3960的GH39家族的β-木糖苷酶Xln-DT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拼接技术将其重组至p ET-20b质粒中pelB信号肽基因的下游,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Escherichia coli BL21,构建分泌融合表达型基因工程菌pelB-Xln-DT。经异苯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pelB-Xln-DT酶活为2.1 U/m L。粗酶液pelB-Xln-DT的最适温度为85℃,较原酶提高了10℃,最适p H为5.5,比原酶降低了0.5; pelB-Xln-DT在85℃下的热稳定性比原酶有了一定提高,保温1 h后酶活基本不变,保温2 h其剩余酶活为82.0%,而Xln-DT在85℃下保温1 h后其剩余酶活为70.4%;在p H 4.0~7.0的范围内,pelB-Xln-DT具有良好的p H稳定性。引入pelB信号肽后不但能够提高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还能提高酶蛋白的热稳定性。以pelB-Xln-DT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三七皂苷R1生成人参皂苷Rg1,研究了转化温度、转化时间、三七皂苷R1添加量、重复次数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细胞催化剂用量1.0 U/m L,在温度37℃下,3 g/L的三七皂苷R1反应3 h后的摩尔转化率达到91.6%,重复利用10次后,转化率仍能达到46.7%,显示出pelB-Xln-DT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西拉"葡萄(Vitis vinifera L.)果穗紧密,果粒挤压变形严重,内部果粒着色差,果实成熟期病害严重,品质难以保证。葡萄开花期连续降雨可导致坐果降低,通过试验模拟葡萄开花期降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坐果率,达到疏松果穗的目的。试验以"西拉"葡萄为试材,设置葡萄开花前期、后期和整个花期3个喷水处理,每天喷一次水,在葡萄果实膨大期调查坐果率;葡萄成熟后调查葡萄发病率,测定葡萄还原糖、总酸、总酚、总单宁、总花色苷、单体花色苷、单体酚类含量。结果表明:花期喷水能提高葡萄浆果品质,且受喷水次数与时期影响较大。整个花期每天喷一次水,"西拉"葡萄品质表现最佳,开花后期喷水比前期喷水的葡萄浆果品质更好。因此,建议在葡萄管理中,若开花期天气连续晴朗,可以通过花序喷水疏松葡萄果穗,提升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213-21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兰州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4年4月14日兰州地区出现的一次多单体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院本次中尺度对流云团发生在中低空切变线附近,暖脊和冷槽前部,显著湿区中及高低空急流相交点的左前侧。这样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水汽条件及强烈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冰雹大风天气产生的环境条件较好;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0℃和-20℃层高度适宜,有利于冰雹的产生;雷达回波上也有明显的降雹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苜蓿是迄今已发现的营养非常面的草本植物之一,富含蛋白质、糖类、皂苷、酮类化合物、可食纤维、维生素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目前苜蓿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许多研究表明,苜蓿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菌、促进动物体重增加等作用。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苜蓿草粉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机能和产品质量都有促  相似文献   
7.
8.
黄芪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芪为试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了5个不同采收期的3年生蒙古黄芪的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含量,探讨蒙古黄芪的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10月上旬采收的黄芪多糖含量最高,达7.79%,8月上旬采收的黄芪黄酮含量、皂苷含量最高,分别为3.18%和0.568%。3年生蒙古黄芪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上旬至10月初,此期间采收的黄芪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9.
以长白楤木为试材,采用超声提取长白楤木的根、茎、叶、芽中皂苷类物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皂苷类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皂苷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皂苷类物质的提取有显著性影响;料液比为1∶20g/mL、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0min,为长白楤木中皂苷类成分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测得长白楤木中皂苷类物质含量最高的为根,含量为16 461.3465μg/mL。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了不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原料在水热液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研究原料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对5-HM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水热液化制备的5-HMF的最大产率为33.90%,高于玉米淀粉的29.93%,杨木纤维素(P-C)最大产率为31.00%,高于玉米秸秆纤维素(CS-C)的30.76%,竹粉和杨木的最大产率分别为13.00%和13.80%,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分别为11.60%和12.53%)。在反应时间为15 min时,不同原料的反应速率如下:木薯淀粉0.301 g/(L·min)大于玉米淀粉0.128 g/(L·min),P-C为0.513 g/(L·min)大于CS-C的0.386 g/(L·min),竹粉0.133 g/(L·min)大于杨木0.124 g/(L·min),大于玉米芯0.117 g/(L·min),大于玉米秸秆0.097 g/(L·min)。δ(13C)值较小的原料(木薯淀粉、P-C、杨木、竹粉)反应过程中的δ(13C)值在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