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种温度、4组寄主与蚜源组合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转换寄主后的桃蚜的影响。同一寄主间移植的桃蚜在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死亡率、寿命以及抗逆性上与不同寄主间移植的桃蚜有明显的差异;寄主对桃蚜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长期生活在一种寄主上的桃蚜获得了一定的专化性。若将其移植到另一种寄主上,则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还未进化至型或寄主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2.
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正确、合理的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林木健康生长,并在短时间内构建完善的林分结构。而科学的抚育管理,又能进一步挖掘林业发展潜力,提升林地质量和产量,为林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同时做好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林业科学发展,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广西县级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法,以鹿寨县为例,运用遥感自动检测技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等,对地类及管理属性变化图斑进行变更,形成本期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文章分析了林地变更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需要不断提高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对 森林抚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提出更加有作用的要点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秦岭南坡锐齿栎林为研究对象,探讨间伐对锐齿栎林地土壤腐殖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秦岭林区锐齿栎林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3月,在秦岭南坡陕西省宁东林业局沙沟林场林地阳坡的中下部选择生长状况接近、林分密度基本一致的锐齿栎天然次生林,设置锐齿栎天然次生林样地12块,间伐强度分别为林分蓄积量的0(CK)、5%(T1)、10%(T2)、15%(T3)、20%(T4)和25%(T5),2018年7月采集0~30 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腐殖质及其组分(胡敏酸、富啡酸和胡敏素)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并分析土壤胡敏酸、富啡酸和胡敏素含量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相关性。【结果】(1)间伐6年后,在0~30 cm土层,各间伐强度处理土壤腐殖质含量平均值均大于CK,且T1处理的土壤腐殖质含量最高,为(60.78±10.53) g/kg。各间伐强度下土壤胡敏酸含量平均值较CK均有明显减少,不同处理土壤胡敏酸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KT4T3T5T2T1。除T3处理外,其余间伐强度处理土壤富啡酸含量平均值均高于CK,富啡酸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T2T1T5T4CKT3。与CK相比,除T1处理外,其余各间伐强度处理土壤胡敏素含量平均值均增加,各间伐强度处理土壤胡敏素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T2T3T4T5CKT1。(2)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胡敏酸/腐殖酸含量比值(PQ)由大到小依次为CK15%20%25%10%5%。(3)间伐6年后,在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总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微生物总量在间伐强度为10%时达到最高;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在间伐强度为5%~10%时较高,真菌数量在间伐强度为15%~20%时较高。(4)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与土壤胡敏酸、胡敏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富啡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微生物各种群数量可以显著影响土壤腐殖质的积累,合理的抚育间伐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及微生物数量,选择10%~15%的间伐强度作为提高林地土壤腐殖质的参考指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和杂合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临界值均为27℃~ 28℃, 说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存在显性不育基因的剂量效应;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 即抽穗前18~ 12 d;同时, 讨论了该不育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导致水温升高,河流、湖泊普遍升温,而这种增温趋势还将加剧。水温升高,直接导致水体稳定度提高,垂向对流减少,分层现象加剧,冰河解冻提前,水体封冻期缩短;间接导致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尤其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更加严重,底层水体缺氧导致沉积物中营养盐向上覆水的释放量增加,两者均会诱导水体发生气候变化富营养化。水温升高影响水生有机体的生物过程、物种组成及食物网变化;水体分层及溶解氧含量降低均会增加水体营养物负荷,促进水体浮游藻类种群发生变化;水温变化还会改变水生植物生长条件、生物量及分布,影响水体中鱼类的生存、生长发育,以及栖息地发生变化,使水生无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因此,水温增加势必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其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南平市郊林场封山育林近熟期不同坡位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其结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凋落物干重、每公顷凋落物持水量均与乔木层和群落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与灌木层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与草本层优势度关系不密切,均与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各层)和群落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关系不密切;每吨凋落物持水量与乔木层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乔木层生态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不密切,与各层和群落优势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9.
杉木林历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作业。杉木林上层,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说明,上层抚育间伐能比下层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林分生长量。本文论述了上层抚育间伐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的机理,并提出上层抚育可应用于杉木林的首次间伐。  相似文献   
10.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CoCl_2处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可在长日照不育条件下出现可育现象,而在育性转换临界光长下显著促进可育性表达。HPGMR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长日照下所形成的幼穗比普通农垦58品种高2.5-5倍,而在育性转换临界光长下所形成的幼穗则降低至接近普通农垦58的低水平。表明HPGMR中可能存在受光周期调节的乙烯代谢系统,其育性转换受乙烯代谢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