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无性系对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抗性问题.结果表明,供试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对杨叶锈病的抗性可分为4种类型,即高抗型、抗病型、感病型和高感型.  相似文献   
2.
杨树是西藏河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中北京杨为传统的主栽品种.1994年引进毛白杨、中林诸杨和优胜杨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其成活率可达到70%左右,毛白杨的成活率可达到87%,与北京杨差异不大.在栽培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毛白杨的地径生长量、高生长量、光合速率、总叶面积和最大光合速率,分别比北京杨高14.2%,22.3%,24.6%,46.1%和62%.说明在该区引种毛白杨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三倍体毛白杨木质刨花为主要原料,短切玻璃纤维丝和亚麻屑混合为增强材料,胶粘剂采用BN—1号PF 树脂,并以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产品用途及工业化生产可行性为原则,设计具有混杂表层的增强三倍体毛白杨木质 复合材料,同时对复合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合理,采用适当工艺条件制备的具有 混杂表层的三倍体毛白杨木质复合材料其产品的MOR、MOE得以大大提高,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欧共体定向结构 板(PrEN300-94OSB/4)标准的要求,可作为集装箱底板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
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阳性冠幅与胸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0株中林46杨树人工林的调查,研究了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阳性冠幅与胸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线性模型为y=-2.254+0.432x,相关系数为0.9043。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区中华红叶杨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干旱地区的引种实验表明,中华红叶杨成活率高(98%),根系发达,冠幅高大,抗旱能力强。生长高峰期出现在7~9月,全年观叶期为197 d;年地径生长量3.5 cm,年树高生长量200.8 cm;该树种适宜在半干旱区推广栽。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和山杨林林冠截留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25年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和天然山杨林的林冠截留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和山杨林林冠年截留量分别为95.2mm和73.4mm,占年降水量的19.6%和14.7%。其中对降雨的截留量分别为78.0mm和71.1mm,分别占降雨量的17.4%和15.5%;对降雪的截留量为17.2mm和2.3mm,分别占降雪量的45.1%和5.9%。林冠截留量也有季节变化,两林分夏季截留量51mm,占同期降水量的15.8%。油松林冬季截留量较小,但占同期降水量的比例高,山杨林两者均小。林冠截留过程分为截留、透过、饱和三个阶段,其累积截留量与累积降水量呈I=apb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美旱杨不同部位八大离子含量的动态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定量分析了河套灌区萌生苗造林小美旱杨不同部位八大离子含量,研究得出:叶中K^ 、Na^ 含量在5月份最高,以后各月家渐递减,Ca^ 从5月开始不断递增。一年生枝、多年生枝中的SO4^2-含量从5(4)月开始不断递增。心村、边材中Cl^-、HCO3^-、Ca^ 都是由高(4月)到低(6月)再到高的(10月)。根中Ca^2 、Mg^2 在各月份的含量较稳定,各部位各月份均无CO3^2-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选择7个抗性不同的杨树品种N177(锈病免疫树品种)、03-04-111、03-04-97、I108(抗锈病品种)、03-04-141、03-04-170(感病品种)、青13(乡土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染病与健康叶片5种防御酶活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杨树品种受落叶松-杨栅锈菌浸染后,5种酶的活性均比健康叶片高,其中PAL的活性提高了2.3%~107.0%、PPO活性提高了1.7%~234.4%、POD活性提高了9.3%~104.1%、几丁质酶活性提高了10.1%~70.0%、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2.3%~66.2%;感染落叶松-杨栅锈病后,每个杨树品种的防御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其中抗锈病品种的PPO、PAL酶活性增量最大,锈病免疫树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增量最大,乡土品种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增量最大,而感病品种的5种酶活性变化幅度均较低。综合结果表明,在杨树抗锈病研究中,可用PPO、PAL酶活性作为选择抗性品种参考指标,几丁质酶活性作为选择免疫品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山区杨树造林的最佳方式,提高造林成效,2002年3月在建始县高坪镇采用带根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插干苗造林3种不同的栽植方式对MD19等10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根苗造林的效果最好,造林后能迅速成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生长最好;无性系中以MD19、MD110生长最快,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箭杆杨农田防护林合理灌溉的林木糖代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箭杆杨农田防护林带中,对不同灌溉量处理下林木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和肌醇的月变化,以及林木材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灌溉的对照组蔗糖、葡萄糖、果糖、肌醇含量最高,山梨糖含量最低,体内糖代谢和材积生长量同属最差。60、90、120、150mm灌溉量处理的体内糖代谢只有轻微的差别,材积生长量增加不显著。从糖代谢和材积生长量分析,并兼顾节水问题,提出了60mm为合理灌溉量的数量指标。同时还揭示了影响林木生长的糖类组成和代谢过程,是以蔗糖、葡萄糖、果糖、肌醇增加,山梨糖减少的糖类组成来适应土壤干旱;以蔗糖和肌醇减少,葡萄糖和果糖增加的代谢过程来适应大气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