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叶大黄种子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种子不经过浸种处理,存在着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的特性,而且出苗时间比较长。不同的育苗时间和处理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大黄种子经温汤浸种后进行覆盖育苗是培育优质大黄种苗的重要途径。因此,在4—5月,大黄种子用30℃的温度浸种8 h后,利用地膜或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是一种简单易行、便于药农掌握的育苗方法,可以在生产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大黄小波变换的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近红外光谱压缩,减少训练时间,并以聚类法定性,以鉴别不同产地的大黄(Rheum palmatum L.).该方法可有效鉴别不同产地的大黄,与传统鉴别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大黄等中草药的质量控制,为大黄的生药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大黄的小波变换红外光谱的聚类分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41种不同品种大黄(Rheum palmatum L.)红外指纹图谱,建立了中草药大黄的红外指纹图谱,运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近红外光谱进行压缩,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大黄,减少训练时间,结果与传统鉴别的结果基本一致.红外光谱法可用于中药大黄的质量控制,为中草药大黄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青龙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建立起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WPM+0.05mg/LTDZ+30g/L蔗糖+6.5g/L琼脂,启动率为96.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0.06mg/LTDZ+0.3mg/LIBA+6.5g/L琼脂+30g/L蔗糖,继代周期30d,增殖系数高达4.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WPM+0.3mg/LNAA+6.5g/L琼脂+30g/L蔗糖,培养30d,其生根率达96.7%。炼苗后,移栽到珍珠岩∶蛭石∶泥炭土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20个鸡爪槭品种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高温胁迫,研究了高温对20个鸡爪槭品种叶片形态、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等参数的影响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以耐热性指标隶属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个鸡爪槭品种的耐热性存在明显的差异,d1118和c1116是耐热性最强的2个品种,经过自然高温处理没有出现热害症状,y1106、y1107和x1119耐热性最差,其余品种介于2者之间;多数品种经热处理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显著(P0.05),表现出明显的气孔抑制;品种d1118高温处理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增加,表现出极强的高温适应性;品种j1123高温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属于典型的非气孔抑制;高温引起的叶片热害症状与光合参数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与蒸腾速率的相对变化值有显著(P0.05)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红枫的繁殖与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枫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园林绿化、美化树种,更是园林中的红叶珍品植物之一,是余姚市花木的主导品种之一。对国内关于红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栽培技术、应用技术、产业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余姚市红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温度和光照互作条件下对日本红枫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叶黄素循环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强光、高温弱光处理的日本红枫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29.1%和22.9%;高温强光使花色素含量降低6%;处理90 min后高温强光使叶片的Fo、Fm、Fv/Fm分别下降至处理前的80.5%、11%和36.9%;高温强光、高温弱光使叶片的叶黄素循环库分别降低9.7%和7.3%,(A+Z)/(V+A+Z)比值分别升高66.2%和61.9%;弱光条件下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在强光条件下更明显;强光条件下温度对花色素含量的影响比在弱光条件下明显;高温导致日本红枫叶片发生光抑制,诱导红枫叶片叶黄素循环启动;高温强光、低温强光、高温弱光都会影响日本红枫叶片内多数抗氧化酶活性,这三种处理使日本红枫叶片的正常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  相似文献   
8.
李保平 《北方园艺》2010,(19):118-121
以3 a生鸡爪槭为试材,通过简易塑料风障保护下鸡爪槭枝条内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阐明风障对木本植物冬季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导率FZ处理始终低于CK,2~3月差异显著;FZ处理含水量始终高于CK,11~12月差异不显著;FZ处理丙二醛含量在2月份高于CK,其余时间低于CK,3月份差异显著;渗透调节物质FZ处理始终低于对照,12月至翌年1月差异不显著,3月份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FZ和CK之间差异不显著,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SOD活性FZ低于CK,1月份差异不显著,其余月份差异显著;11月至翌年2月份POD活性FZ和CK之间无显著差异,3月份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可知,简易风障对于鸡爪槭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1月和2~3月,12月至翌年1月份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通过梯度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芽前处理、发芽床以及不同发芽温度等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及首末次计数时间.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适宜于纸上(TP)发芽;最适浸种温度为20℃,浸种时间为48h,发芽温度为20~25℃;首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7d,末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14d;光照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鸡爪槭黄色品种叶片转色期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金陵黄枫和荷兰黄枫为材料,从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叶片秋冬转色期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比较不同试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试验期间3份试材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与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与花色素苷之间的比值呈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