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林业   334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111篇
  166篇
综合类   1171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373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33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bstract –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three species of rainbowfish (Melanotaeniidae) in northeastern Australian rainforest streams was investigated. Two species, Melanotaenia eachamensis and Cairnsichthys rhombosomoides are endemic to the area, whereas the third, M. splendida splendida, is more widespread. The species were all highly fecund, producing many hundreds of eggs between 1.10 and 1.24 mm in diameter. Melanotaenia eachamensis was the most fecund, produced the largest eggs of the three species, and consequently exhibited the greatest maternal investment (as measured by gonadosomatic index). The majority of reproductive effort occurred during the dry season, although reproductively active fish were present year-round for each of the species, but particularly so for M. s. splendida and C. rhombosomoides. No evidence for a role by temperature or photoperiod as environmental cues for reproduction was found, and it was suggested that gonad development was strongly tied to somatic growth. The concentration of reproduction to the dry season ensures that larvae are produced during a period of relatively stable and benign physical conditions. Comparison of temporal changes in gonadosomatic index values suggest that the spawning season of M. eachamensis , which occurs in high-elevation streams, is more restricted and commences about 1 month earlier than either other species. A similar phenology was observed for the M. s. splendida population found at high elev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for spatial differences in stream productivity to influence life history. Note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 4种不同食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12个样品的16S rRNA,构建文库并测序,分析这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受到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表现为杂食性(滇池高倍鲫) > 草食性(草鱼) > 滤食性(昆明裂腹鱼) > 肉食性(鳜鱼)。4种鱼类具有一些相同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然而,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鳜鱼的优势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草鱼的优势菌群等。功能预测发现,鳜鱼肠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草鱼抗病潜力略高于其他3种鱼类;约氏不动杆菌(A._ johnsonii)、鲁氏不动杆菌(A. lwoffii)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可能有助于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而拟杆菌属中的某些菌群可能有助于宿主消化纤维素。综上所述,食性是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食性与肠道优势菌群之间的关联,探讨特异菌群的功能,可为研究鱼类营养代谢的微生物效应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比较传统高温热杀菌、蒸汽浸入式杀菌、膜过滤结合巴氏杀菌对延长货架期牛乳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微生物指标、货架期、活性物质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损失率及糠氨酸含量的影响,并优化蒸汽浸入式杀菌、膜过滤结合巴氏杀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与传统高温杀菌工艺比较,蒸汽浸入式杀菌(147℃、0.09 s)产品货架期更长,品质更稳定,杀菌后糠氨酸含量较低且保留少量的活性物质;膜过滤结合72℃、15 s杀菌能更好地保留活性物质乳铁蛋白和IgG,但是该工艺对贮藏温度要求较高,全程贮藏温度需低于6℃,才能够确保产品在货架期内的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下的豌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6种温度(12、15、18、21、24℃和27℃)和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豌豆蚜发育和增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并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豌豆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24℃条件下最大(rm=0.281 0),相应的种群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17.030 9、1.324 5、10.089 3 d和2.466 7 d。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温度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东方粘虫种群动态模型,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并基于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了2个月内东方粘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东方粘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24℃下,东方粘虫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17.1粒,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成虫寿命也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且雄蛾寿命显著长于雌蛾,分别为15.3 d和13.0 d;卵孵化存活到成虫的概率、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均最高,分别为66.7%、68.9%和96.8%。内禀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平均世代周期则显著降低,18、21、24、27、30℃下分别为0.051、0.077、0.113、0.121、0.156 d-1和77.2、61.3、49.0、40.3、31.5 d;周限增长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05、1.08、1.12、1.13、1.17 d-1;净增殖率在24℃下为257.1,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其它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表明东方粘虫在18~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6.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2,33(4):184-186
2009~2011年5~8月,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四声杜鹃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四声杜鹃在本区为夏候鸟,最早5月上旬迁来,最晚8月下旬迁走,居留期为99~111 d。迁来后,该鸟在本区主要在低山疏林地带和村庄附近活动,活动较为敏锐和隐蔽,常能听到叫声,但很少暴露在人前。四声杜鹃在本区的种群密度6、7月最大,每公里遇见数分别为1.17只和1.25只;在8月种群密度最小,每公里遇见数0.47只,种群密度平均为0.89只/km。该鸟为卵寄生性繁殖,自己不营巢,本区发现雌鸟把卵产在山噪鹛的繁殖窝里,让山噪鹛代其孵化和育雏,本窝寄生卵2枚,卵重3.3 g和3.5 g,卵大小为22×17 mm~23×18 mm。卵经山噪鹛义鸟孵化18 d后出壳,雏鸟仍由山噪鹛喂育14 d后离巢。四声杜鹃主要以昆虫为食,昆虫食物量占总食物量的95.5%,其中松毛虫所占比例最大,占昆虫食物重量的24.1%。该鸟为重要的农林益鸟,应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干流中游胡杨种群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C(凹)型,且动态指数大于0,表明胡杨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4个函数曲线表明,胡杨种群前期幅度变化较大,后期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丰富的后续资源,种群能够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在中、小桥结构物中一直被广泛应用.但在设计回访中发现,部分空心板板底多存在有纵向裂缝的问题,为有效杜绝此弊病的发生,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视角下农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66-4067,4075
针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都希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内在渴望,分析了农村大学生具有环境来源、理性认识、文化知识等的独特优势,选择投身新农村建设成为新农民是其人生价值实现的现实途径.高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立足自身实际,着眼社会需要,勇挑重担,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额河银鲫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额河银鲫的食性和年龄与生长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额河银鲫是一种杂食性鱼,它的主要食物组成是藻类、水生植物、原生动物、水生混虫、轮虫以及小鱼等。在食物成分上有性变化。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摄性食物而秋季主要摄食动物性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