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618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85篇
  229篇
综合类   622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瓦特型镍-碳化硅复合电沉积过程,研究了SiC微粒的表面活性剂处理,粒子浓度阴极电流密度,搅拌和pH值等因素对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复合镀层(9%~10%SiC含量)其硬度是纯Ni的4~5倍,耐磨性是纯Ni的5~6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约1000块样地资抖,系统地研究了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的地位指数级导向曲线模型。通过林业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6.0对各落叶松人工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比较,结果为:从拟合精度、曲线走向与散点分布趋势、残差分布等综合考虑,舒马切尔曲线函数比较适合落叶松人工林地位指数级导向曲线模型的拟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落叶松人工林抚育后径级结构特征。试验表明,抚育后的林分在一定密度条件下,其密度遵从Weibull分布,并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变;其密度较大,Weibull参数值在2~3间变动,b值在6~8间变动;稀疏时不能用Weibull分布模拟。  相似文献   
4.
通过2榀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框架1:3比例的模型试验,了解了叠合梁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讨论了叠合梁截面应变分布特点,并分析了梁的配筋率这一主要参数对框架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36块落叶松一样树混交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其幼龄期林分Ⅰ级木单位面积株数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Ⅰ级木的株数并非随密度的增加而直线递增,而是趋向“二阶常数”分布,且在同一年龄阶段,在较低的密度范围(2325~4800株/hm2)或较高的密度范围(4801~6750株/hm2).Ⅰ级木的株数变动幅度不太大。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20多年来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证明引种是成功的。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落叶松在四川各地的引种效果和树种生态适应性,提出了按四川自然地理分区和森林分区为基础的引种适生区划分标准。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应成为四川省中山地带和高山峡谷区低海拔地带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屋顶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对建设投资方来说一次性投入增加较大,推广难度较大。为此,该文从海绵体式复合植被毯工艺与屋面施工流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突破传统的植被毯屋顶绿化形式,形成了一套造价低、维护简易,又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海绵体式复合植被毯屋顶绿化形式。  相似文献   
8.
The processes, microstructures,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of DIMOX in synthesizing Al/Al 2O 3 by Al-Mg-Si alloy are reviewed and their problems are considered mainly as following:non_homogeneous oxidation growth of Al/Al 2O 3 at the surface of melts and the porosity of Al/Al 2O 3 limites structural application of Al/Al 2O 3 composite. The mechanisms and models of microchannel,magnesium action,silicon action,and induction are outlined. Several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noticed are pointed out,which are diffusion and transfer of oxygen in aluminium melts;the role of MgO and MgAl 2O 4 at outer layer;the reaction feature of solid_gas in the oxidation microstructures of Al_Mg_Si alloy;SiO 2 induction mechanism of silic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mechanism of magnesium action in Al_Mg_Si alloy.  相似文献   
9.
10.
Some conclusions were drawn from two groups of in-site tests on concret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s. In the tes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under the rigid loading slab is different, in which the pressure under the center of the slab is the less and under the edge of the slab is the biggest. The pile-soil stress ratio is not a constant; it increases with the adding of the load. Most of the pile-soil ratio vary from 9 to 13 in these tests and the load that the piles share can be more than seventy percent of the whole load. It was proved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ncret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s high with a little settlement, so it will be used more and mor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