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森林火灾蔓延模型,但是由于林火行为的复杂性,此模型在准确率和普适性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改进王正非模型,增加了可燃物湿度对林火蔓延速度的影响,改进了林火初始速度的计算方式。针对各种坡度对林火蔓延行为的影响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模型使其对林火蔓延情况的预估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滇油杉林下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湿度关系模型.[方法]以滇油杉林下三类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恒温恒湿箱对不同温湿度组合下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三类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度、湿度、温温度的关系.[结果]在相同湿度条件下,死可燃物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不同的湿度下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死可燃物含水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温湿度共同作用影响死可燃物的含水率,且不同的死可燃物有不同变化规律.[结论]可燃物含水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滇油杉林下三类死可燃物含水率从小到大依次为粗大死可燃物、腐殖质、细小死可燃物.  相似文献   
3.
对昆明地区重大森林火灾迹地进行外业调查,并对其可燃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火烧迹地的地盘松幼林、光叶石栎和紫茎泽兰的可燃物绝对含水率分别为13%、11%和12%,可燃物载量分别为0.4、0.5和1.1 kg/m2,热值分别为20700、20600和19100 kJ/kg,单位面积热量分别为8280、10300和210...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针阔混交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针阔混交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东端针阔混交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可燃物失水率快慢是反映燃烧快慢的内在指标之一。本项目采集17种江西省主要针叶、常绿阔叶及灌木树种的枝、叶进行失水率测定分析,得出不同树种不同组分失水率以树叶大于树枝,且日间变化幅度也较树枝更大;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不同可燃物类型失水率模型,日失水率与当日14时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火险预报提供可靠信息,对提高林火管理水平,保护森林资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可燃性气体为目的产物,在450~600℃低温条件下对木屑进行微波催化热解。考察了热解温度、催化剂种类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微波热解可燃气产量和热值的影响,并分析热解过程中各气体组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入可有效提高气体产率,不同催化剂对气体产率的影响顺序为:K2CO3Na OHNa2CO3Mg OCa ONa H2PO4Na2HPO4。在热解温度550℃、K2CO3用量(以木屑质量计)20%的条件下得到高产量的中热值可燃性气体,气体产率为62.65%,低位热值14.05 MJ/m3;且K2CO3作为催化剂时可得到较高的H/C的气体。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监督分类法中的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以及遥感图像对塔河林业局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的结果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空地等几种类型,并绘制了可燃物类型分布图,经分类精度检验,总体分类精度为83.00%,KAPPA系数为0.769。同时,对不同可燃物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辽宁西北部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及其燃烧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辽宁西北部地区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载量以及燃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有7种主要常见林型,各种林型下可燃物种类组成和盖度有明显不同,林下可燃物载量变化范围是2.76~29.71 t.hm-2。按地被凋落物的燃烧性测定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容易燃烧的林型是油松人工纯林,较易燃烧的林型是樟子松人工纯林、天然栎树疏林、天然杂木林和沙棘人工纯林,不易燃烧的林型是刺槐人工纯林和杨树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区林下可燃物含水率的观测特征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可燃物的观测与研究对于火险等级的预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长白山区8个测站(每站6个测点)的观测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林下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下可燃物的平均含水率为40%,大部分处于不易燃烧的状态,极易燃烧的情况只出现过1个站次,容易燃烧的天数占总数的12%。整个长白山区的林下可燃物含水率以及相同测站的不同站点的含水率在变化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含水率与气象要素的分析表明,含水率与日最高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联系,与观测前3天的累积降水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杉木根的干馏及干馏可燃气的组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凯  陈科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4):135-138
以杉木根为原料,通过干馏的方法制备干馏杉木精油,木醋液、木焦油、木炭及可燃气体。重点研究了不凝性可燃气体在不同温度区间的释放及气体中CO、CH4、H、CO2的组成,气体的热值及其变化。结果显示:150~260℃区间,不凝性气体的主要成分为CO2,其次为CO;260~490℃区间,CO2相对体积分数明显下降,而CH4明显上升,最高达到了26%,最终H2相对体积分数也达到了12%。得到的可燃气体的热值基本在6 281 kJ/m3以上,平均热值也达到 8 374 kJ/m3以上,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清洁能源。干馏可同时得到干馏杉木精油、木醋液、焦油、木炭及不凝性可燃气,产率分别为9%、33.5%、5.5%、32.9%、15%,杉木根原料全部转化成了产品,无废弃,无排放,产品的总转化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