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政 《草业科学》2016,33(7):1440-1446
禁牧休牧已成为保护和培育生态植被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遏制草原荒漠化的有效手段。相对于禁牧休牧的制度需求,其监管立法却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从立法层级、监管体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分析了禁牧休牧监管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其完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林窗与封禁对华北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兰林管局典型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开林窗、封禁等改造措施,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通过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经营措施下的生物多样性及样地的物种组成。结果表明:开林窗面积中等及较小的样地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而开林窗面积较大样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成降低趋势;封育区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大于对照区,而封育区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虽然呈上升趋势,但仍小于对照区;该实验区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为乌苏里苔草。  相似文献   
3.
禁牧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禁牧3a(JM3)、禁牧5a(JM5)、禁牧7a(JM7)、休牧5a(XM5)和自由放牧(FM)等不同管理措施样地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禁牧和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样地的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休牧和自由放牧样地,而禁牧3a和5a显著高于禁牧7a;禁牧3a的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禁牧5a和7a,其禾草和莎草的重要值则高于其他样地;禁牧5a样地地上生物量最高,为84.2 g/m2,并且其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最小。在藏北地区,禁牧5a不仅可维持较高的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明显提高高寒草甸可利用生物量,但是禁牧5a以上将不利于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草地可利用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In 1985, the government of Indonesia declared an export ban on log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wood processing industry within the country. Furthermore, this policy was followed by a regulation that the concessionaires have to build their own industry, causing a great increase in wood industry.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log export ban, the government found it to be successful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problems. Unfortunately, after one decade, Indonesia’s forestry sector faced some serious problems,i.e. problems in raw material supply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log demand level in the industry, deforestation issues, and ecological imbalance.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the log export ban and to introduce some alternate measures.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犁荒漠草原恢复措施下植物群落生态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禁牧2 年、休牧(每年5 月底至10 月初)、补播杂花苜蓿2 年3 种恢复措施及处于自由放牧状态下的荒漠草原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伊犁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 在对照、禁牧、休牧样地中, 建群种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生态位宽度值最大, 分别为1.037、1.101 和1.070, 在补播样地中针茅(Stipa sp.)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 为0.798。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发生在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但最大的生态位重叠发生在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之间。在4 种样地中, 伊犁绢蒿-角果藜(Ceratoides arenarius)之间存在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和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比例, 证明2 个种群之间在资源利用上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6.
高寒草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响应敏感,高寒草地植被盖度估算是了解高寒草地植被状况和评估退化草地修复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地面盖度估算的主要方法是数码照相法,其中基于多光谱照片的盖度提取是比较准确和高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多光谱相机对疏勒河上游不同演替阶段高寒草地、围栏封育和翻耕补播草甸生长季内的植被盖度进行了观测,研究了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高寒草地植被盖度的变化,同时对估算多光谱照片盖度的阈值法做了改进。结果表明,1)新阈值法的估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219),而旧阈值法与真实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01);2)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草地类型具有不同的植被盖度,沼泽草甸最高,各草地类型盖度均在7月达到最大;3)在生产力较低的多年冻土区,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地修复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翻耕补播甚至会导致植被盖度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秸秆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主解决秸秆禁烧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