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5篇
  24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尝试性地应用ESCA对桦木硫酸盐浆氧漂期间表面性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桦木硫酸盐浆氧漂期间氧碳比逐渐增加,碳价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对于指导纸浆氧漂工艺条件的合理制定,预测或控制纸浆的宏观质量有非常重要作用。ESCA可为研究纸浆漂白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IONAtpresent,oxygenbleachinghasbecomeanlndustrializedtechnolOgy.Uptol989,thistechnologyhadbeenusedin58paPerndlls,and50%ofthemwereinEuroPe,20%inNorthemAmencaand20%inJapan.Inrecentyears,severaloxygnbleachiofequiPmenthadbeenintroducedintoChina.Inaword,oxygenbleachinglsasuccessfulandenviron-mentallyaccePtableprocessfOrPulpbleaching.However,littleworkhadbeendevotedtounderstandingthefundamentalaspectsofthissysten1,sotherewaslittledetailedinfOrmationonthel11echanismsofoxygenbleachi…  相似文献   
3.
选取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商品针、阔叶木浆进行PFI打浆处理,研究在不同打浆度下浆料纤维质量、动态滤水性能、Zeta电位、微观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并对不同比例配抄条件下的成纸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针、阔叶浆的打浆度与打浆转数之间的关系均符合线性分布:y=17.7503+0.0015x,R^2=0.9914(针叶浆);y=8.8986+0.00275x,R^2=0.9734(阔叶浆);经PFI打浆后,两种木浆纤维长度、宽度变化较小,细小组分含量变化明显;随着打浆度的升高,两者的滤水性能下降,Zeta电位先上升然后基本保持不变;初始打浆度下,随着针叶浆比例的减少、阔叶浆比例的增加,成纸的抗张强度先下降再增大,厚度逐渐下降至不变,定量逐渐增加,柔软度逐渐下降;随着打浆度的升高,成纸的抗张强度增大,厚度、定量逐渐下降,针叶浆成纸柔软度逐渐下降,阔叶浆成纸柔软度先升高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武新娟 《饲料研究》2021,(2):135-137
马铃薯淀粉渣富含养分、成本低、产量高,是良好的饲料来源。文章分析马铃薯的饲用价值,从青贮和发酵两方面综述马铃薯渣的饲用化研究现状,并提出马铃薯渣饲用潜力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展望其饲用化的应用前景,为马铃薯渣的饲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温(35±1℃)UASB AF相结合的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造纸蒸煮黑液,设计了两种试验方案。试验方案Ⅰ-碱法草浆黑液酸化后进行厌氧发酵,Ⅰ号反应器内装陶粒。试验方案Ⅱ-黑液用化学法(HCl)去除木质素后进行厌氧发酵,Ⅱ号反应器内装软填料。进行HRT、有机负荷和有机污染物(COD_(cr)、BOD_5)去除效率、沼气产气率相关性试验。在厌氧发酵稳态运行条件下,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MPN计数法对UASB AF反应器内厌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区系组成进行了生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火龙果茎多糖的超高压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超高压提取的最优工艺,并从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能力方面来评价火龙果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火龙果茎多糖的超高压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m L∶g)、超高压压力3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83±0.02)%。火龙果茎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_(50)分别为浓度为4.3 mg/m L和5.5 mg/m L时。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新鲜树莓浆酶解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树莓为原料,利用果胶酶对树莓浆进行酶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树莓浆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树莓浆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9.7℃、酶解时间1.25 h,果胶酶用量0.039%,在此条件下,树莓浆的出汁率理论值为70.96%,实际验证结果为70.04%。  相似文献   
8.
In Colombia, more than 1 million tons of coffee pulp are produced every year.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compost by means of turned piles has led to a final product with po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vermicomposting 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transforming these wastes into a useful organic fertilizer. The ability of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to transform coffee pulp into a valuable compost was evaluated. The influence of bed depth and time on different C fractions, N content and 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 and N contents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depth of the bed, whereas time affected both. An increase in the fractionation ratio,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C in the fraction smaller than 100 m as a percentage of C in the samples as a whole, and low values of humic-like substances were recorded during vermicomposting. After ingestion of the pulp by the earthworms, an increase in available P, Ca, and Mg but a decrease in K were detected.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品种宽皮柑橘果肉的特征性香气物质,以芦柑、温州蜜柑、红桔、瓯柑、砂糖橘的果肉为研究对象,基于GC-MS共分离鉴定出65种香气物质,其中d-柠檬烯含量最高占56.34~85.98%。采用香气活性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温州蜜柑的特征香气物质为反式-β-罗勒烯、(E)-2-壬烯醛、橙花醛、香叶基丙酮,红桔为香叶醛、(-)-4-松油醇、α-萜品烯、辛醛、α-萜品醇、芳樟醇、β-香茅醇、β-月桂烯、?-萜品烯,瓯柑为顺式-β-罗勒烯、d-柠檬烯、β-水芹烯,砂糖橘为β-香茅醛、癸醛、紫苏醛、(E)-2-己烯醛,而芦柑仅有α-金合欢烯。这些特征香气性物质的差异,形成宽皮柑橘独特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内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挖掘和利用潜在荔枝内生菌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荔枝与内生菌互作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 6 个不同品种荔枝的果肉组织为材料,PCR 扩增 16S rDNA 的 V3~V4 区,利用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果肉组织内生细菌在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结合 Alpha 多样性分析评估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对 6 个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 16S rDNA 的 V3~V4 区进行扩增,共获得 2 139 086 条序列,其平均长度为 376 bp。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上无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类,其次为放线菌门。在科、属和种分类水平上,不同品种荔枝内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相对丰度占比不同。差异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迪基氏菌属(Dickeya) 在优良品种‘鹅蛋荔’‘糯米糍’和‘观音绿’中显著富集,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变形菌属(Snodgrassella)只在‘鹅蛋荔’中富集。根据菌群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观音绿’‘糯米糍’和‘鹅蛋荔’的相似性更高。Alpha 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 种荔枝果肉内生菌群仅在丰度和多样性上存在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首次分析了 6 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并在优良荔枝品种中发现特有的微 生物类群富集现象,可为后续提升荔枝品质、开发利用内生菌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