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0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87篇
综合类   639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杉木优良源在江苏南部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的背景和依据,组织体系,措施与配套技术,推广情况及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地套种绿肥筛选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收集了三十种绿肥,在杉木当年造林地上进行套种试验,根据其生长状况、生物量、覆盖度及对杉木生长的影响,把供试绿肥分成三类,初步筛选出羽扁豆、决明豆、日木草为适宜杉木林地种植的林用绿肥。同时对今后林用绿肥的选择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959年,将初选出的35个优良家系作进一步的区域性试验,经过4a观测研究后认为.①61号等8个家系,表现突出,在我市推广,增产明显,②选出的17株优树,同初级良种相比,第4年增产138.2%,成熟期可望增产37.7%,③杉木4a生时,进行选择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福建省官庄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间的效应显著;利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估算了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并以10%、20%的选择强度估算出杉木的遗传增益值。通过分析得出杉木各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依材积选择出46个优良家系,用作造林,4年生时估计其遗传增益可达41.37%~51.37%。  相似文献   
5.
猴头菌新菌株宁猴6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 ,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 6号 ,宁猴 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 :猴头菌宁猴 6号菌丝生长适温 2 5~ 2 8℃ ,子实体生长适温 15~2 0℃ ,菌丝生长期短 ,36~ 4 0d长满瓶底 ,栽培袋在常温下培养 4 3~ 5 0d菌丝满袋。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 6 .0 0 % ,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 6 1.4 0 % ,子实体中型匀称近球型 ,柄短或无柄 ,刺长 0 .9~ 2 .2cm。宁猴 6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 ,最突出的是适应针叶林木屑栽培  相似文献   
6.
立地管理措施对7年生2代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29年生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采取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营造的第2代杉木人工林7年生时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BL3(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对7年生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BL2(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处理、BL1(全树收获)处理和BL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而SB(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处理杉木生长最差。炼山处理的7年生杉木蓄积量仅为不炼山处理的85.73%,但不同试验处理之间杉木生长量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盐城市滨海盐土区与杉木中心产区的气候因子比较接近,基本适宜杉木的生长,杉木造林选择地下一在1.5m以下,排水良好的采伐更新迹地并采用 栽植法效果较好。新造幼林套种作物以棉花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杉木老龄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数级数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建立3 600 m2的大样地分析杉木老龄林群落的种-多度关系。结果表明:样方的平均物种数和个体数分别为6.86种和35.75株,各样方的物种数及个体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杉木老龄林群落中生境空间对物种个体的承载能力,还未限制其物种数量。个体数-种序(p>0.05)和频度-种序(p>0.05)的分布曲线均符合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则能够较好拟合个体数-种序(p>0.05)的分布曲线,但频度-种序(p<0.05)的分布曲线则不适合用该模型来解释。随着尺度的增加,物种数和个体数的变异系数、二者间的相关性及物种数的方差逐步下降,个体数的方差却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年生杉木6×6全双列杂交(Griffing Ⅲ)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并筛选决定理想株型的重要树冠结构因子,为杂交育种和杉木理想株型无性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转化分析法来处理不平衡试验数据,结合配合力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杉木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和重要树冠因子的选择。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遗传变异大小。结果表明,杉木材积、枝下高和饱满度等性状具有中度遗传变性,树高、胸径具有窄的遗传变异性,同时杉木改良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因此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宜采用连续多世代改良;在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树冠结构性状中,12个研究性状有8个重要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亲本是多世代与高强度选择的产物,杂合体居多,杉木的多性状、高世代遗传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生长、形质和树冠结构性状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通径分析揭示:决定杉木理想株型育种中重要树冠结构性状是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杉木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杉木无性系理想株型选择时,应注重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杉木屑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木质活性炭产品,探讨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木质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活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增大,木质活性炭的得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木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1.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