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综合防治方法对加格达奇兴安落叶松种子园落叶松球果花蝇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到90%时,种子园出种率提高了10%,大幅度减少良种种子损失,增加良种供给率。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寒温带冻土特征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冻土是特殊的环境类型,通过对大兴安岭冻土环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Recent fire statistics and preliminary fire history data suggest that fire has been historically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the vegetative communities up to present in Daxinganling region. Forest types, and even tree species, arc dependent on the degree of fire intensity, fire size, depth of burn and fire frequency. Selected samples of larch, pine, birch and spruce forest were studied in term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s determined by fire frequency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topography and site conditions. Intervals between fires range between 6 and 170 years.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特征和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指出该区大气转暖期的温室效应增加,原始森林被砍伐,湿地排水造林,三者相互制约,促使降水径流加速,冻结滞水层融深和融水量加大,地面蒸发作用增强,并人为加大湿地及其流域内地表积水和地下径流向山地河谷排泄,导致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由此造成大兴安岭针叶森林、冻结滞水层分布区向北和高海拔退缩,森林生态水环境随之失调恶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整个大兴安岭林区分为九个亚区 ,对九个亚区的森林进行了区划 ,阐述了林业区划的目标及发展方向 ,并提出了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早春植物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林区森林早春植物 15a调查研究 ,查清了早春植物种类 ,初步掌握了早春植物的生活习性及始花期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多年冻土Cu、Pb元素分布特征,文章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冻土36个样点144个样品进行了Cu、Pb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Cu元素含量范围在12.0~19.0mg/kg之间,Pb元素含量范围在14.0~25.0mg/kg之间。在不同冻土层深度、不同坡位、不同坡向上,其冻土Cu、Pb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对冻土Cu、Pb元素含量影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土层深度>坡向>坡位。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西伯利亚红松及其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光仪  李国范 《林业科学》1989,25(3):252-256
经一系列考察研究证实,我国50年代后期于大兴安岭发现的所谓“漠河红松”,应属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而并非红松P.koraiensis。天然红松实际上不入大兴安岭。西伯利亚红松主要覆被西、中西伯利亚地区。在我国大兴安岭,仅偶见于西北隅,属首次发现。种的鉴定,除根据一般常用形态性状鉴别外,还以解剖镜、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镜相结合,对针叶表皮上的下陷气孔外口及其在角质层上的印痕,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西伯利亚红松的气孔外口,乃至表皮细胞,也与红松明显不同,应视为一可靠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云杉小黑天牛有效积温和发生期测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时防治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提供科学依据,在模拟自然条件下,对该虫的卵、蛹的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成虫和初孵幼虫的发生期测报进行了研究。云杉小黑天牛蛹的有效积温为114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9.0℃;卵的有效积温为66.9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1.5℃。利用历期法、有效积温法对成虫、初孵幼虫发生期予测,其结果与实际调查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森林雷击火高发区域,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对该区域森林雷击火的监测、预警、管理及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云地闪观测数据(2005-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与森林雷击火历史数据 (1965-2007年)等资料,分析了云地闪火源、与可燃物相关的林型分布、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林火初始蔓延速度等因素对森林雷击火的重要影响。采用权重分析法,建立了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模型。结果表明:综合模型指标计算值ITDX越大,发生森林雷击火的危险程度越高。当ITDX≧0.9时,极度危险,极易发生雷击火;当0.9>ITDX≧0.7时,高度危险,易发生雷击火;当0.7>ITDX≧0.4时,中、低度危险,可发生雷击火;当0.4>ITDX时,不发生森林雷击火。综合模型能合理地反映云地闪火源、与林型分布相关的可燃物、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林火初始蔓延速度等因素对森林雷击火的综合影响,符合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雷击火环境所处的危险程度和实际森林雷击火发生情况,可为森林雷击火危险程度的监测或预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