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5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应用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0倍、40倍、50倍稀释液,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针对1.5m以下竹干和地面进行低容量喷雾,来对黄脊竹蝗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低容量喷雾后,形成从竹干到地面的药剂封闭层,杀灭初孵跳蝻,药后30d对黄脊竹蝗防效分别为97.3%、92.6%、81.1%,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及毒饵的制备与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揭示5种植物源农药对黄脊竹蝗毒力强度,探寻制备诱杀黄脊竹蝗成虫新型毒饵的方法,采用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与5种植物源农药混合制备毒饵,并进行诱杀黄脊竹蝗成虫试验。结果表明:5种农药对黄脊竹蝗均有良好的致死作用,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对黄脊竹蝗跳蝻和成虫的LC50依次为1.527、0.856、1.931、0.927、1.602 mg/L和1.767、0.957、2.176、1.126、1.825 mg/L;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水溶液可代替人尿作为引诱剂,其最佳浓度配比为70、80和90 g/L,5种植物源农药可代替化学药剂作为胃毒剂,胃毒剂与引诱剂的体积比: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均为1∶3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20,0.5%藜芦碱可溶液为1∶15。本研究提出的毒饵制备方法,可广泛用于大量诱杀黄脊竹蝗成虫,可为黄脊竹蝗的无公害防治乃至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5种农药低空喷雾防治黄脊竹蝗成虫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为确定低空喷雾无公害药剂防治黄脊竹蝗成虫的林间最佳浓度水平和用药量,掌握低空喷雾施药技术,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应用无人机开展低空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其林间最佳浓度水平(药剂与纯净水的体积比)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1 000;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为1:70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600,原药量用为900 mL/hm2。5种农药防治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于防治黄脊竹蝗成虫。  相似文献   
4.
黄脊竹蝗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黄脊竹蝗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3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在林间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取不同类型药剂防治松毛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农药溴氰菊酯防治,灭虫率达98.4%~98.3%,但大部分松毛虫的天敌亦被灭杀,翌春复查,虫口密度3~5条.株-1,林分仍存潜在威胁;使用Bt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防治,灭虫率达99%以上,林中有益昆虫正常活动,翌春复查,虫口密度0~1条.株-1,可以看出:采用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可有效杀死和消灭松毛虫,还不污染环境,不杀伤杀死各种农林作物害虫的天敌,对人畜均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黄脊竹蝗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 Tsai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概况。黄脊竹蝗是竹林中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它食谱广、取食量大、危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因而造成损失非常严重。黄脊竹蝗在所有分布地区均为1年1代,以卵在土表下1~2cm深的卵囊中越冬。在我国从南到北于4月中旬到6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5龄,平均每龄龄期约10d左右。传统方法对竹蝗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加大,农药防治竹蝗逐渐向无公害型转化。生物防治技术也应用到竹蝗的防治中来。从发酵人尿中提取活性成分,合成引诱剂对黄脊竹蝗的成虫进行引诱试验,为黄脊竹蝗的防治探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黄脊雷篦蝗Rammeacris kiangsu(Tsai)口器的下颚须、下唇须上的感觉器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有3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sensilla trichodea)、刺形感觉器(sensilla chaetica)和锥形感觉器(sensilla basiconica),其中毛形感觉器又分为2种类型,即毛形感觉器Ⅰ型和毛形感觉器Ⅱ型。比较研究发现,雌雄两性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觉器的类型相同,但雌雄两性在感觉器的数量、排列及分布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感光和光选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华山松大小蠹复眼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复眼呈长椭圆形,位于头部两侧;眼表面光滑平坦,小眼间隙被覆有感觉毛。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组成数目分别为238~250和187~202;雌性小眼间隙着生有角膜乳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呈正六边形,边缘区域的小眼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或六边形。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具有典型的无晶锥并列像眼。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由1个角膜、1个晶锥体、2个初级色素细胞、8个小网膜细胞和其特化的视杆、若干个次级色素细胞和基膜构成。视杆属于半集中型视杆。【结论】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但雌性成虫复眼分辨能力和可见距离稍优于雄性成虫。  相似文献   
9.
区域尺度油松毛虫灾害发生相关气象因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北方4省10年(2002—2011)77个灾害点的虫情数据和由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具体生活史衍生的73个气象因子为基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与油松毛虫不同发生程度相关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与重度发生呈正相关的是Ⅱ期平均最高温度(r=0.93)、9月份最高温度(r=0.81),而与重度发生呈负相关的是年平均湿度(r=-0.69);与中度发生相关的主要是Ⅰ期平均温度(r=0.49)、Ⅱ期平均温度(r=0.61);与轻度发生相关的主要是年平均温度(r=0.75)、Ⅲ期平均相对湿度(r=0.62)。此结果结合其他的环境因子,在以温度和降水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可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暴发进行评价和预报。  相似文献   
10.
黄脊竹蝗产卵地与其生态因素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是楠竹的严重食叶害虫,防治黄脊竹蝗的关键在于顺利地找到产卵地,以便在产卵地内治理孵化出土跳蝻或已上竹尚未分散危害的1~2龄跳蝻。本文报道成虫产卵规律以及与9种生态因素的关系。其产卵地必须具备综合多生态因素,而光照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竹林和植被稀疏,地面透光度大,光照强的地方才是成虫产卵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