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板栗林下栽培不同的经济作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园套种短梗五加具有投资少,收益高,见效快的特点,并且具有保持水土,改善板栗园生态环境的功效.最高每667 m2较单一栽培多收入1 165.75元,是辽东板粟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的较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刺五加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幼苗的盆栽实验,模拟4个土壤水分梯度(对照、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刺五加幼苗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光合色素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呈下降的趋势,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组的光合色素含量较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轻度水分胁迫组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且一直保持很高水平。各组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值在3.02~3.65之间波动。在轻度的水分胁迫环境下,其净光合速率未受到显著影响,保持与对照组一致的较高水平,其蒸腾速率较低,比对照组下降27.25%,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组增加26.97%。在中度水分胁迫环境下,刺五加幼苗表现出了较低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下降29.46%,蒸腾速率下降50.67%,水分利用效率升高33.70%;重度的水分胁迫下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处于最低水平,但此时水分利用效率却最大,高出对照77.51%。在整个实验期,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研究表明,刺五加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不适应相对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研究结论为人工栽培刺五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全光喷雾"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五加为扦插难生根树种,以1.5a生刺五加苗为母株采穗扦插,其平均生根率达60%以上,最高达90%。  相似文献   
4.
短柄五加蒸腾作用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岳春雷  江洪  朱隐湄 《林业科学》2003,29(2):158-161
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因此对植物蒸腾作用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短柄五加 (Acanthopanaxbrachypus)是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濒危灌木树种 ,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 ,已有关于短柄五加无性系种群生长和生殖生物学特征的报道 (田国伟等 ,1 998;王仲礼等 ,1 997;1 998a ;1 998b ;1 999;岳春雷等 ,2 0 0 1 ) ,但对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通过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两种生境下的蒸腾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旨在从植物水分…  相似文献   
5.
魏书琴  刘俊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30-9531
[目的]筛选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抑菌效果的药剂。[方法]用11种药剂在2 500、1 250和833 μg/ml 3种浓度条件下分别对刺五加黑斑病菌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药剂和稀释浓度对刺五加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影响很大,其中10%世高水分散剂、30%福嘧霉悬浮剂、50%扑海因WP和20%黑星叶霉唑超微WP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菌效果最佳,在各浓度处理条件下的抑菌率均为100%;3%多抗霉素WP的抑菌效果也很好;50%菌安利WP在浓度为2 500 μg/ml时,75%达科宁(百菌清)WP在浓度为1 250 μg/ml时,对刺五加黑斑病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他药剂对刺五加黑斑病的抑制作用不大。[结论]在11种药剂的3种浓度处理中,筛选出5种对刺五加黑斑病菌具有较明显抑制作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6.
杨鑫嵎  杨文宇  叶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53-21656,21659
[目的]测定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用二甲亚砜(DMSO)捕获羟自由基并与之反应生成甲醛,甲醛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相应的苯腙,通过HPLC检测加或不加样品时该苯腙的峰面积的变化,从而计算红毛五加叶水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Fenton反应体系为2.0 mmol/L Fe2++107.7 mmol/L H2O2+225.2 mmol/L DMSO;在该反应体系中红毛五加叶水提液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0.67 mg/ml(即每1 ml含药材量为0.67 mg);红毛五加叶总皂苷是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成分。[结论]红毛五加叶水提液能够清除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测定及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颖  孟宪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42-2643
以无梗五加的果实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以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硝酸铝显色法适于无梗五加果黄酮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35%。乙醇回流提取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浓度50%乙醇,液固比为1∶80、提取时间4h,提取1次。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生长过程及其允收量方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刺五加生长过程和年允收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刺五加种群绝大多数由12龄以下的植株组成。单株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的数量模型为:Hi=0.210A+1.1656logAi(r_1=0.9895)和Di=0.1833+0.9832logAi(r_2=0.9660);刺五加年允收量方程为W年=K_1·K_2·K_3·W总,其中,年允收系数K_1=0.083;采收系数K_2=0.800;经济量系数K_3=0.550;即W年=0.037W总。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地区3个细柱五加居群(汤山、宝华山、铁山寺)为材料,分别观察叶片形态结构,测定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为细柱五加人工栽培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3个居群叶片结构均具阴生植物特征;光补偿点分别为24、18和21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555、309和348μmol.m-2.s-1;CO2补偿点分别为72.5、82.5和67.6μmol.mol-1,CO2饱和点分别为1 500、2 550和1 490μmol.mol-1;叶绿素a/b均较低。认为3个居群细柱五加均为阴生植物,人工栽培需遮阴处理。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种胚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休眠难以打破,一般情况下种子出苗率很低的难题,对当年生刺五加种胚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生长发育表现出S形生长曲线,即前期缓慢生长期,中期快速生长期,及再次缓慢生长的生理后熟期.各个时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种子处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调整好适宜温度时,裂口率可达70%以上,裂口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