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668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179篇
  101篇
综合类   718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128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于遥感数据,以2015年“4·16”特大草原火灾为例,利用ENVI和ArcGIS等软件,分别对NDVI和GPP指数及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NDVI和GPP指数的火后植被恢复过程表现相似,不同年份植被恢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火灾发生当年(2015年)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状况高于未发生火灾区域,而在火后第1年(2016年)却又稍低于未发生火灾区域,直到火后第2年(2017年),火烧迹地植被基本恢复到火前状态。同时,不同火烧严重度下的植被恢复过程在存在明显差异。草原火灾发生后当年(2015年),中强度火烧下植被恢复最好,其次是轻度,重度表现最差。草原火烧严重度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后第1个植被生长季。在之后的年份里,由于草原更新能力强大,不同火烧严重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丰富草原火灾及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草原火灾管理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名片,汉代称谒,汉末改称刺。原用削木书字,汉以后虽改用纸写,仍延用刺名。清称名帖,考究者帖用织锦,并用火红绒为字。当年帖的大小是根据人的地位高低而变化,地位越高,名片也越大。最大的名片比16开本的杂志略微小一点,梅红色。占时携带这种大片,极不方便。为了不弄脏、不折坏,皆装在一种长方形的扁木盒中。这种做工精巧的木盒,多以楠木、椐木或红木制成,有的镶有螺钿,有的雕花刻字,也有的镶嵌铜饰。这种称为“拜盒”者,多由随身佣人携带,到了某某府前,送上拜盒。主人从盒中取出红纸书写的名片,知道贵客临门,即开正门迎接。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尉氏林场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病虫害易发生且传播严重的问题.自200a年春节造林时节,就在原有新品种中林46基础上,又引进欧杨107及中林2001在贾鲁河滩区林网定植。经过三年试验得知,平均每年高生长量3~4m,胸径长量3~4m,速生性强,成林早、绿化见效快,效益显著,为豫东防护林带网营建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7.
火对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作为一个自然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火对营养循环的破坏作用。火烧掉地上部分和地面有机物,以及对地表的直接灼烧,而使一部分氮以气态形式挥发;以灰分形式保存下来的矿物及地表中的营养物质,由于火后地表裸露,容易遭受雨水的反复淋洗和冲刷而流失,加剧了火对生境的压力,特别是南方的控制火烧这种表现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是火对物质循环的促进作用。由于火后形成的灰分易溶于水以及热对土壤的分解作用,而使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提高,在寒冷  相似文献   
8.
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具有解决木材供需矛盾,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多项战略意义。丰润县林业局在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中,总结出一套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实用技术,并在全县平原林网建设中加以推广,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林网绿地在城市抗污染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调节小气候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0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裸露地面低3℃~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城市的林网绿地,如道路绿化与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