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0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江  初晓丽 《新农业》2009,(11):47-47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植物区系顶级群落,由于长期受到人为采伐等非自然因素的干扰,现存量极少,代之形成了大面积红松、落叶松纯林和生产力低下的杂木林。红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单一,导致林分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通过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等措施,培育了大面积红松阔叶混交林,其中色赤杨与红松混交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混交林分,现将草河口地区红松与色赤杨混交林改土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赤杨硬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赤杨硬枝扦插时,利用NK4、NK3进行处理,其生根率分别达到89.78%,88%。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赤杨的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与用途,总结了赤杨苗木培植的经验,探讨了樟子松苗木的培植技术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乡土树种拟赤杨1年生实生苗苗高生长过程进行定期观测,分析苗高生长的规律,以期为培育拟赤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深山含笑,拟赤杨,光皮桦的育苗技术,苗木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1982年营造红松、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带、块状混交林20公顷,林龄7年时调查,幼林保存率平均85%以上,混交林中红松、日本落叶松5株优势木平均高分别为对照纯林的107.8%、115.7%;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混交林蓄积生长量皆大于保留残次林7年蓄积的增长量,其中以12行日本落叶松与6行色赤杨混交林蓄积生长量最大,为日本落叶松纯林(对照)的142%,为7年生保留残次林蓄积增长量的606.1%。同时,混交林林地土壤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7.
毛赤杨林的生态习性及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毛赤杨的形态特性及生长规律 ,对毛赤杨的经营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杉木、拟赤杨混交对杉木持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但近 2 0a来因不合理的栽培制度如炼山、大面积纯林经营、连栽等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地力衰退、林分稳定性下降 ,严重影响杉木人工林的持续经营[1 ,2 ] 。在认识树种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人为措施促进自然趋同 ,有意识、有目的地营造针阔混交林 ,可形成具有地带性群落特点的稳定性强、产量高的人工林 [3,4]。近来南方各地开始大力营造杉阔混交林 ,并开展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及混交改善微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效 [5~ 9] 。本文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闽清美菰国有林场开展了马尾松与台湾赤杨混交造林试验,马尾松与台湾赤杨采取9:1和7:3这2种比例插花混交,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中,马尾松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生长量与马尾松纯林有显著差异.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内植物种类比马尾松纯林多,植物多样性指数大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0.
杉木是一种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的优良的南方用材林树种。武功山林区长期单一的大面积营造人工杉木林,造成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低下,生态功能性差,容易引起地力衰退、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实地调查工作中发现,采伐迹地或附近林分中的乡土树种拟赤杨、檫树等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生长的演替过程中与人工营建杉木林形成异龄半天然杉阔混交林。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安排经营措施,改变林分的树种和密度,就能解决人工杉木纯林的弊端。通过选择在明月山林场老虎桥林班4个树种结构、株树、胸径不同的样地进行蓄积比和树冠竞争因子CCF值的比较分析,来确定乡土树种拟赤杨、檫树与人工杉共同演替成半天然杉阔混交林的基本条件。为今后大面积迹地更新、林分改造、丰产培育等经营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森林的组成结构,控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挥森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一些浅显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