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斧螳螂Hierodulapatelifera(Servile)在山东日照沿海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鞘在树干、枝或石块上越冬,5月中旬孵化若虫,若虫经8龄,于8月中旬羽化,成虫9月中旬产卵。若虫生活历期平均93.3天,成虫历期平均55.8天,雌雄性比为7∶3。成虫日取食量平均1.48g,每只成虫平均共可食虫82.584g,若虫期平均可食虫34.966g,每头螳螂一生平均可食虫117.55g。该螳螂发生与外界温度、食料、天敌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螳螂生活     
张瑜 《森林与人类》2007,27(11):86-95
螳螂的一生中,它们大部分时间看上去总是那么无所事事,等待似乎构成了生命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超乎寻常的耐心和毅力,成就了螳螂节能而  相似文献   
3.
<正>螳螂,又名马螂康、老虎哥等。一提起它,人们一定不会陌生:8~10厘米长的身子,一对壮实的前肢,时时摆出作揖的姿态;鼓起的三单眼常流露出警觉的神情,灵活的脑袋频频左顾右盼。正因为螳螂有一副别趣的神态,加之它的前肢犹如一把大刀,故得名"大刀将军"。  相似文献   
4.
5.
<正>在繁茂的灌木丛中,或作物的株间藤隙间,常可见到一只螳螂把一对镰刀样的前脚举在头前,与它那个小小的三角形脑袋相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缓慢而威严地行进中的螳螂,曾被生活在非洲的布门西族人称为神物。  相似文献   
6.
珍稀的云南螳螂四新种(昆虫纲:螳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的螳螂已记有37种,本文记述4个珍稀的新种,附图4幅,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虾姑,俗称虾爬子、螳螂虾、虾弹拔等。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虾姑科。虾姑分布广,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对活体虾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冬季靠海捕虾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近年来笔者在秦皇岛地区进行虾姑工厂化冬季暂养试验,  相似文献   
8.
螳螂川流域农田土壤-作物进行网格法布点采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含量,分析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及在农田作物系统中的富集效应,为该区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螳螂川流域土壤中Cu和Cd含量的变异系数为0.55和0.68,属强变异程度;土壤Cd含量平均达到4.27mg/kg,作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顺序为Cr>Cd、Zn>Pb。并且油菜中Cd、Cr、Cu和蚕豆中Cu与土壤中的背景值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中Zn-Cd、Zn-Pb、Cr-Cu之间也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从土壤重金属结构和空间分布来看,五种重金属Cd、Cr、Pb、Cu、Zn的浓度梯度与周围的企业有关,说明螳螂川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研究结果对合理规划工业区的农作物类型,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广腹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天敌、利用价值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在广腹螳螂种群保护、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等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合理使用药剂和用药时间防治害虫,尽量减少对广腹螳螂的杀伤;严禁收购广腹螳螂卵鞘作为药用等破坏性行为,保护广腹螳螂资源;创造有利于广腹螳螂栖息繁衍的环境条件或通过人工饲养的方法,增加广腹螳螂的种群数量;加强对广腹螳螂药用价值、田间生物防治利用、遗传机制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螳螂虾作为一种甲壳纲动物,似乎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新方式察觉颜色。研究人员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螳螂虾的眼睛里有12种不同类型的感受器,每一种感受器能接收不同的波长。而人类和蜜蜂眼睛里仅有3种感受器,主要依靠大脑进行颜色分辨。为了开展该研究,研究人员对一种螳螂虾进行了训练。他们将食物和一种特定的有色光关联,让螳螂虾熟悉该有色光的单一波长。之后,研究人员又引入了一种新颜色。新颜色逐渐变得和代表食物的有色光越来越接近,直到螳螂虾再也无法区分这两种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