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藜蒴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蒴是我省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速生、耐寒、适应性广等特点,也是一种良好的造纸原料资源。近年来,随着我省藜蒴面积增大,其病虫害种类多,危害也日趋严重。文章探讨了藜蒴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旨在更好地保护藜蒴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清远地区对华南乡土阔叶树种黧蒴接种5个外生菌根(ECM)真菌,造林5个月后观测ECM菌根菌对该树种生长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CM菌对藜蒴树高生长和保存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彩色豆马勃对黎蒴的促生性最好,红菇和正红菇两个ECM菌对藜蒴苗高生长和保存率也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接种效果不如彩色豆马勃。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树种根系的吸收能力强。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达30多种,其中虫害25种,病害8种以上;藜蒴木材用途广,可应用于中纤板生产,通过不同的抽提处理来改变或控制其弦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4.
岭南藜蒴栲-罗浮柿群系粗木质残体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对粗木质残体(CWD)进行量化研究,来了解未受冰灾干扰的岭南藜蒴栲-罗浮柿群系CWD的本底数据,建立CWD生物量回归方程。[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粤北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在不同地形下CWD的基础特征及其存在形式、腐解等级和径阶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林分CWD总贮量为8.25 t·hm~(-2),各腐解等级(1、2、3、4、5)所占比例分别为41.07%、17.75%、13.89%、21.74%、5.55%;CWD主要以倒木和枯立木的形式存在,其次是大枯枝和根桩;径阶结构主要集中在5 10、10 15 cm。[结论]CWD的空间异质性较大,但不同地形下其贮量、蓄积量、覆盖面积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423个粗木质残体直径和质量的实测数据建立了CWD不同腐解等级的生物量幂函数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藜蒴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特性和用途,并总结了藜蒴栲在疏残林地割带套种的栽培技术.发展藜蒴栲人工林的关键技术在于选用良种,培育1年生壮苗,适地适树,施足基肥,造林后加强除杂、追肥抚育管理,特别是造林当年和第2,3年;同时对套种后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视角,从藜蒴分布情况、生态学特性等进行了阐述,结合从业经验,从种子采集、播种育苗以及科学造林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对策,为相关部门的藜蒴造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广州市郊局部发生的藜蒴枯萎死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藜蒴枯萎死亡主要由榉祥硕蚧Kuwania biporaBorchs引起。初期在受害植株树干及树叶上可见少量蚧虫,树冠基部叶片开始黄化,树势渐变弱。后期可见树干及树枝表面有大量被白色棉絮状物包被的雌蚧虫及红色若虫,树干韧皮部变褐,植株枯萎死亡。10月虫口密度最大。植株死亡高峰为12月到次年3月。干旱和雨季可加剧植株死亡进程。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云勇林场的杉木和藜蒴锥林下以不施肥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施N肥、施P肥及施N + P肥等处理,分析华南地区杉木和藜蒴锥人工林的混合凋落叶分解对外源性N和P的响应。结果表明:施N对杉木和藜蒴锥林下混合凋落叶的分解有抑制作用,而施P的凋落叶分解速率最快,施N + P也促进了凋落叶分解。总体来看,藜蒴锥林下混合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大于杉木林下的混合凋落叶。24个月后,杉木林下施N和N + P的混合凋落叶N含量显著大于其初始含量,而藜蒴锥林下各处理的混合凋落叶N含量均小于其初始含量;在杉木和藜蒴锥林下,施P和N + P的混合凋落叶P含量均显著大于其初始含量;混合凋落叶K含量在整个分解过程中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氮和磷添加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及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全球性的氮沉降和施磷肥不断增加对森林土壤产生重要影响。藜蒴(Castanopsis fiss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可以为藜蒴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广东省云勇林场一片立地条件相似的14年生黎蒴人工林进行为期2年的模拟氮和磷沉降,设置不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肥4种处理,对应的氮和磷施用量分别为0,200 kg N,80 kg P and200 kg N+80 kg P(hm-2·a-1),每种处理有8个重复。结果表明,加N减少了土壤全P、全K和速效K含量,增加了土壤碱解N含量;加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加P和加N+P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及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加P处理还增加了土壤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加N+P处理也提高了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藜蒴大面积人工造林技术,包括种子的采集贮藏方法、播种育苗的一系列措施、造林抚育的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