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1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3566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50篇
  189篇
综合类   2190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25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9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指出了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森林公园除保护其范围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外,为人们的游憩、疗养、避暑和文化娱乐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逐渐成为老年人休闲娱乐生活的选择。选取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查、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法,深入调查了老年人个人基本资料及背景、活动状况和使用情况,对3类典型空间和4类景观元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公园绿地的适老性规划设计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3.
生根粉处理对杉木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杉木穗条生根过程中的生根特征与穗条内源激素含量的相互关系,探明穗条内源激素对杉木扦插生根影响,以杉木优良无性系020半木质化穗条作为扦插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ABT1~#生根粉浓度、穗条长度和切口类型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穗条生根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根率最高和最低处理穗条在不同生根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在250 mg/L ABT1~#、穗条长度为10 cm和60°斜切口条件下,穗条生根率最高,达86.68%。在穗条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逐渐增加,并在不定根形成时期(20 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并且T9处理(生根率最低)内源IAA含量极显著高于T5处理;而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含量则随着扦插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而且T5处理穗条的ABA和ZT含量显著低于T9处理。上述结果表明,外源生根粉处理通过影响穗条内源激素的水平,进而调控穗条生根,过高的IAA、ABA和ZT浓度均不利于杉木穗条的生根。  相似文献   
4.
张运根 《绿色科技》2021,(7):50-51,54
为探究不同品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型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以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和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以红心杉种子园实生容器苗为对照(CK),于2020年12月测定了各品种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和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值,分析了不同品种杉木容器苗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3.8%、16.6%和70.6%;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相对对照(CK)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相比分别增长了15.1%、16.1%和27.5%,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QI值最大,其次为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容器苗,最小为对照(CK),综合分析杉木扦插无性系容器苗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5.
杉木是优良的人工造林树种,具有良好的速生性和成材早等特点,本文介绍了杉木采穗圃的建立和采穗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皖南山区杉木无性系扦插繁殖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桉树迹地自然更新成为杉木林的林分植被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桉树迹地上萌芽生长的杉木成林后,林分生长正常,未因种植桉树而出现异常现象,林下植被生长正常,植被种类差异不明显。因此,针对受冻后的桉树低质低效林,可选择杉木萌芽条数多、生长势较强、分布较均匀的地块进行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7.
8.
测定林下植被生物量是研究林下植被功能的重要前提,然而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测定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劳动。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江西省分宜县大岗山实验局山下林场杉木林下植被大致分为5种植被类型,分别不同类型研究林下植被生物量与盖度的关系,可以找到一条测定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简易途径。  相似文献   
9.
杉木无性系选育与无性系造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简介了福建省实施国家造林项目杉木速生丰产规模造林成效;总结并组装了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密度控制以及整地,栽植,抚育技术系列,提出了严格设计,严格施工,严格检查验收,严格经济保障,严格经营管理等经验,这些经验对促进速生丰产林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