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余立云  牛立忠  朱军 《蔬菜》2005,(9):27-27
春露地黄瓜栽培生产中,开花结果期至结果盛期(7月底-8月底)常会出现一种类似于黄瓜枯萎病的病症,发病初期病株叶片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但在病势急剧发展时,则叶片突然由下而上全部萎蔫。此症状尤以结瓜盛期时严重。但与黄瓜枯萎病相区别的一点是横切病茎,不见维管束呈褐色。由此可认定,此症状为黄瓜生理性萎蔫。  相似文献   
3.
<正>日光温室栽培的冬春茬番茄,常常遭受低温,诱发多种病害,影响番茄的生长和发育,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害类型1.1生理性病害1)筋腐病。初发病果表皮下隐约可见暗褐色,渐有自果蒂向果脐的条状灰色污斑,严重时呈云雾状。后期病部颜色加深,病健部界限明显,横切果实可见维管束变褐,细胞坏死,严重时果肉为褐色,木栓化,纵切可见自果柄向果脐有一道道黑筋,部分果实形成空洞。有时维管束流出白色乳液。2)脐腐病。发病多在第1、第2穗幼果青果的  相似文献   
4.
天葵"块根"是由主根及下胚轴共同膨大形成,天葵药材的形态本质应为肉质直根。天葵肉质直根的增粗主要原因是由于木薄壁细胞产生三生形成层,形成大量三生维管束;以及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中薄壁细胞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6.
黑穗醋栗叶柄由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等组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子叶和初生叶的叶各组成部分较简单;成长叶和成熟叶的叶柄组成较复杂,其表面除一歧表皮细胞外,还有一歧下皮;邻接下皮处有数层厚角细胞;薄壁组织中分布3个分离(近轴端)或连合(远轴端)的维管束;每个维管束的韧皮部外面有数层厚壁细胞,增加叶柄的机械支持作用。在同一叶柄的不同水平切面上,维管束的数目和排列不尽相同。但在同一品种的成熟叶叶柄远轴端与  相似文献   
7.
番茄与黄瓜远缘嫁接愈合口形成过程的组织解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番茄/黄瓜远缘嫁接不亲和时愈合口的形成过程,为后期砧穗间信息互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黄瓜‘新泰密刺’、黑籽南瓜和番茄‘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下胚轴斜靠接方法远缘嫁接番茄/黄瓜(接穗/砧木),嫁接组合黄瓜/南瓜、黄瓜/黄瓜作为嫁接亲和性的对照。观察嫁接后第2、5、8和15天嫁接苗生长形态变化并统计成活率,对比分析黄瓜的近缘及远缘嫁接的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1)嫁接接口处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对照黄瓜自嫁接和黄瓜与南瓜的嫁接均经历了相同的愈合过程,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形成层与输导组织,得以正常生长;2)分别用经木质部运输的品红溶液、经韧皮部运输的HPTS染料标记嫁接苗,结果显示远缘的番茄与黄瓜嫁接后,砧木与接穗虽然可以各自分化出愈伤组织,但二者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无法真正地融合,机械性地对接在一起的木质部可以运输水分,使得番茄接穗不萎蔫,但韧皮部并未连通,无法进行其光合及同化产物运输、维持其生命活动,初步解释了远缘嫁接不亲和的解剖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广州帽峰山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0000m^2样地的帽峰山次生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195种,分属于79科144属。群落的区系组成以热带、亚热带的科属为主,种类丰富但亲缘关系较为疏远,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结构等层次,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3.30,均匀性指数为0.43,生态优势度为0.07,乔木层立木以低龄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若能减少人为干扰破坏,加强培育,群落将向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演替。  相似文献   
9.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穗颈维管束特征及籽粒充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数目、单个维管束面积、维管束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木质部总面积均明显高于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从而促进了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籽粒数的大量增加,这是其大穗的生物学基础;亚种间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颖花负荷量及韧皮部的籽粒充实物的日流量的负荷量均低于汕优63,因而不仅其穗大,而且籽粒充实良好,单穗重提高,克服了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穗大而流不畅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这一主要生理障碍;结果证明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选育方法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育种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特征及其籽粒充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重穗型组合的大维管束数目、单个维管束面积及维管束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均明显高于汕优 6 3。重穗型组合的维管束颖花负荷量、总库容负荷量均与汕优 6 3相当。重穗型组合杂交稻不仅库容大 ,而且籽粒充实率、充实程度良好 ,结实率正常。发达的维管束是重穗的前提。选育重穗型杂交稻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