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宁都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目前水土保持技术示范园依托森旺现代农业示范园综合开发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已现雏形和初具规模。宁都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总面积为4.39km2,园内总体规划为"一心、两轴、三带","三大分区、四位一体"。其中:"一心"是以红砂岩土壤为中心;"两轴"是红砂岩侵蚀区水土流失综合开发治理、现代化高新科技的应用;"三带"是三条流域区组成三带;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针对红砂岩路用试验研究的结果,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对红砂岩的处治使红砂岩路用性能得到改善。并介绍了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的施工技术、质量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红砂岩发育土壤分布面积广,但遭受到强烈的土壤侵蚀,土壤质量严重退化,成为水土流失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试验示范,结合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2个主要治理方向,总结提炼了适合于江西省红砂岩侵蚀劣地的5种典型治理模式。在生态恢复治理方向下:(1)大封禁+小治理模式;(2)灌草植被带模式;(3)竹节水平沟+乔灌草混交模式。在农林开发治理方向下:(1)反坡梯田+经果林开发模式;(2)生态路沟+鱼鳞坑+经果林开发模式。最后从侵蚀机理和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展望了该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旅游胜地     
正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兀然屹立一座高约80米、宽约300米、状似平台的红砂岩小山,即苏默图阿尔寨山。沿山体周围凿有众多石窟,如同蕴藏着无数宝藏和秘密的阿里巴巴的山洞,等候着人们前来探访。阿尔寨山上原有寺庙建筑,至今仍有6处遗址;环山凿有65座石窟,坍塌或被风沙掩埋的有18座,目前较完整的尚有43座;山周围岩壁上刻有大小浮雕佛塔22座。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等方法,研究红砂岩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为红砂岩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筛选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试验区高等植物12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共62种,同时提出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物种;裸地自然恢复和湿地松纯林模式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模式,马尾松纯林模式最低。裸地自然恢复模式乔木层多样性较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较高,马尾松纯林模式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均最低。  相似文献   
7.
湖南的“红砂岩”是白垩纪形成的湖相红层,它包括碎屑岩和粘土岩.由于沉积过程中颗粒分选性不良,碎屑岩常因粘土矿物的混入往往强度不高,一般不能作为石料;粘土岩由于含有一定量的砂、粉砂粒及Fe^3 离子岩石的亲水性减弱,水稳定性增强,粘土岩的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CBR值均满足路基施王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恢复年限及恢复类型(2a人工恢复湿地松林、5a人工恢复湿地松林、5a自然恢复湿地松林、5a自然恢复荒地和6a种植杨梅园空地)0~30cm红砂岩发育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全磷、全氮分布规律、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抗蚀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探究红砂岩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及抗蚀性。结果表明:红砂岩纯裸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经过不同措施恢复后,土壤理化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同类型红砂岩土壤团聚体级配不同。裸地以5 mm粒径团聚体为主,约占60%以上。除自然恢复5a荒地以2~5 mm团聚体为主以外,其余恢复措施的红砂岩土壤均以小于0.25mm粒径微团聚体为主。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恢复年限增长呈增加趋势。C、N集中分布在0.25~1 mm团聚体上,尤其是0.5~1 mm团聚体;P则分布较为均匀。采取不同恢复措施后土壤抗蚀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结构体破坏率从55.68%降至10%以下。研究区土壤C:N均值为15.0:1;C:P均值为79.7:1;N:P均值为4.0:1。由此可知不同红砂岩发育土壤随着恢复年限而增长,抗蚀性能大幅提升,由于养分主要分布在0.5~5 mm土壤水稳性的团聚体上,而该部分团聚体流失严重,导致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抗蚀性差,恢复过程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红砂岩特殊地质力学特性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问题,对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重要基础成果,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都县还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典型案例,将红砂岩侵蚀劣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采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分区进行设计,完成了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具体实践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在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展示区、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示范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实施,对侵蚀坡面进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优化配置,形成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还安小流域治理度达到86%。实践证明,生态恢复和农林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遏制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可为红砂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红砂岩坡体迅速遭到破坏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在不改变红砂岩本身色泽纹理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化学试剂保护方案,得到试验验证。旨在为红砂岩坡体景观的合理预留情况及景观建设提出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