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处梁王山片区的提古、饮马池、脚步哨3个村委会的夏秋蔬菜发展现状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5户蔬菜种植户,从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产值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深入田间调查蔬菜生长状况.结果表明,3个村近10年多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以花椰菜、西兰花及生菜为主的夏秋蔬菜,到了2006年上半年,3个村的夏秋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7.1 hm2,纯收益共计905.1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针对夏秋蔬菜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澄江抚仙湖径流区植被恢复治理工程PPP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特点,通过共享集成技术构建工程质量验收体系,文中阐述工程质量阶段性验收的组织管理、条件、流程、依据、标准及要求、验收方法及内容、验收质量评定等步骤与要求,探索生态治理PPP项目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研究中发现存在合规性、控制性、完整性、规范性、责任主体明确性等方面的问题,需通过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项目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规范和纠正。  相似文献   
3.
《云南农业科技》2007,(2):F0004-F0004
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原云南澄江磷肥厂)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省城昆明市31km,新建的昆石公路从公司左侧穿过,交通极为便利,周围17km半径范围内磷矿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5日,正当春城昆明漫天飞雪的时候,来自通海、华宁、江川、宜良、石林、晋宁和澄江等云南蔬菜主产区的60多名零售商和种植大户,参加了美国世科姆公司和云南鼎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袂在澄江县举行的"禾姆"产品云南上市观摩会。上午十时许,与会代表冒着雨雪观摩了"禾姆"在蔬菜  相似文献   
5.
结合澄江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客观条件,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威胁,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用系统分析的思想从W-O、S-O、W-T、S-T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作为"黄岩蜜桔"重点产区的澄江街道积极响应黄岩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名果提升策略,在柑桔产业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7.
澄江县位于云南省中部,玉溪市东北端,介于东经102°47′~103°04′、北纬24°29′~24°55′。全县土地总面积74 703.6 hm2,其中耕地面积13 236.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79%。澄江县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重点放在名、特、优、强品种上,发挥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山区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最大,分别为37.88×106cfu/g、26.70×106cfu/g,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分别为8.78×106cfu/g、7.74×106cfu/g。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461、0.459,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仅为0.155,与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酶活性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自然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分别为0.195mL/(g·min)、1.2mL/(g·min)、0.753mL/(g·min)和1.5mL/(g·min),均高于其他用地类型,退耕地和旱地最低,人工林地、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居中。  相似文献   
9.
苏广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30-8132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主要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梯化旱地、旱地、坡耕地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电导率逐渐降低。土壤电导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程度最强烈,土壤容重、含水量和总孔隙度的响应程度居中,pH最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电导率及pH的变化均与土壤容重的变化有关。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总孔隙度和含水量均减少,电导率降低,而pH升高。综合分析土壤物理性质各项主要指标,发现自然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最优,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退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次之,梯化旱地、旱地、坡耕地最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选取4个植物演替阶段,即乔木、灌丛、灌草丛、草丛的典型样地,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生长情况、土壤养分积累能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