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老虎岭库区4种典型林型(马尾松林、马尾松-红锥林、马尾松-红锥-椆木林、红锥-大叶栎林)的林下凋落物特征及持水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对凋落物特征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各林型凋落物现存量在2.83~6.40t/hm2之间,以马尾松-红锥林最大,马尾松林最小;各林型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和有效拦蓄率分别在197.86%~302.43%、169.25%~281.36%、139.28%~236.00%之间,其中红锥-大叶栎林各指标均明显大于其他3种林型;各林型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在5.64~12.70、4.78~11.27、3.93~9.67 t/hm2之间,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凋落物碳含量在433.45~479.66 g/kg之间,各林型差异不显著;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分别在8.24~15.23、0.32~0.46、0.98~1.66 g/kg之间,均表现为混交林针叶纯林。林型差异对凋落物持水性能的影响大于对凋落物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归是一种濒危物种保护与种群恢复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极小种群物种东北红豆杉为研究对象,选择3种不同的林型以及两组不同苗龄的东北红豆杉幼苗开展野外回归试验,研究适宜东北红豆杉回归林型以及回归过程中幼苗生长及存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东北红豆杉回归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杨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3种林型作为回归试验地,以1 ~ 2年生和4 ~ 5年生东北红豆杉实生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移栽后调查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指标,逐月调查幼苗存活率、苗高、地径、冠幅等指标。对幼苗各生长指标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和多重比较,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回归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子。  结果  东北红豆杉回归幼苗当年存活率达86%以上,地径、苗高、冠幅均有所增长,除1 ~ 2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外,各林型中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指标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红松紫椴林的1 ~ 2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苗高生长量显著高于杨桦林和红松云冷杉林。由于越冬期间,4 ~ 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受到狍啃食,存活率显著下降且长势极差;1 ~ 2年生幼苗受长时间的低温胁迫生长状况也受到一定影响。东北红豆杉回归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关联度最大的是林型,其次是坡向、坡度和郁闭度,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关联度较小。  结论  4 ~ 5年生幼苗因受动物啃食而回归效果不良;1 ~ 2年生幼苗适应杨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和红松紫椴林下这3种生境,回归最适宜的林型是红松紫椴林;林型、坡向、坡度、光照是影响东北红豆杉回归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南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调查了南岭小坑森林公园4种典型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并在不同林型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该地区4种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微生物总数平均值以针阔混交林最高,数量是(40.5±13.4)×105CFU.g-1,毛竹林[(27.9±8.1)×105CFU.g-1]和常绿阔叶林[(30.2±11.0)×105CFU.-g 1]次之,杉木林的数量最少[(17.9±5.8)×105CFU.g-1];(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中,各类微生物组成比例不尽相同.从总体来看,以细菌占绝大多数(平均为74.6%),其次是放线菌(平均为13.9%),真菌较少(平均为11.5%);(3)同一林型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各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其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均呈现出明显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单延龙  张姣 《林业科技》2009,34(6):32-35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吉林省主要林型森林火灾碳释放量的月变化。为了充分减少由于森林火灾排放的碳量,应重点防范白桦林9、10和2月,阔叶林9、5、10、4、3和11月,针阔混交林9、11、4和10月,落叶松林4、3、10和5月,柞树林5、4、9、10和3月,杨树林和红松林9月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5.
中国竹类多样性及其重要价值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竹类属于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全世界约1 500多种。中国竹类的自然分布广阔,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涵盖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21个有竹子分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中国是世界上竹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栽培竹类最丰富的国家,共有竹类植物753种(含22种引进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0%以上。同时,中国竹类在起源、遗传进化、内部构造、生态及林型等方面均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中国竹类从宏观到微观所展现出的多样性特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对于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从而更好的利用竹类资源服务于人类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起源、生态、林型、物种、形态、遗传等方面概述了中国竹类的多样性,为进一步探讨竹类多样性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天山云杉林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以西天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1 hm2原始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天山云杉纯林临时标准地调查材料为基础,分析鳞毛蕨天山云杉林胸径、树高和年龄结构、种群存活曲线以及基本测树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种群结构稳定,无论是胸径、树高抑或年龄,均呈现出明显的倒"J"型,属于典型的异龄林林分结构,林木更新良好,在其自维持过程中不断有大量小径木更新补充;②林木株数随胸径、树高和年龄的增大,呈负指数函数或负幂函数递减;③树木胸径和树高随年龄的增大,按理查兹生长曲线递增;④胸径与树高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此外,种群存活曲线总体趋势呈现"凹"型,表明该种群是一个连续更新的种群,在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到小尺度林冠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重要饲料,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柞树林型,提高柞蚕茧产量,笔者对柞林资源的林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放养柞蚕主要树种是蒙古柞,而蒙古柞林所处的立地条件及生长特点可分为3种林型,其中胡枝子-蒙古柞林、榛子-蒙古柞林是最佳的放养柞蚕林型地。1蒙古柞1.1形态特征蒙古柞幼树树皮呈暗灰褐色,成熟树树皮呈暗灰色。幼期枝条呈紫褐色,小枝呈栗褐色,枝有棱,枝表面无毛。叶子常集生于枝条顶端,叶柄略短;叶呈倒卵形和倒卵长形,叶尖呈钝形,叶幅前端较为宽大(4 ̄9cm),叶长度为5 ̄20cm;叶子侧脉7 ̄12对;叶表面呈绿色,叶背颜色…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大兴安岭落叶松杯的类型特点,并提出了几点营林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天然更新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天然更新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香兰  田积莹 《林业科学》1992,28(2):98-106
通过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得出:1.两林区各乔木林型下表层土壤砂粒、粗砂粒、中砂粒、细砂粒,各平均含量均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农地;其剖面平均含量亦是如此;在剖面中的分布,随土层加深,含量降低;2.表层土壤粗粉粒平均含量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低龄林地>中龄林地>高龄林地,中粉粒与细粉粒之和则是相反;3.表层土壤物理性粘粒平均含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高龄林地>中龄林地>低龄林地;4.土壤含水量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