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39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草地退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川西北草地的自然概况 川西北草地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共1 630多万公顷,占四川省总面积的45%,可利用草地面积1 400万公顷;地貌类型以高原地貌(丘状高原)和山原地貌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级遥感信息源和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对川西南山地区的典型地段西昌市进行大比例尺土地资源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同时研究土壤侵蚀与土壤,植被坡度,土地利用,水保措施等因子的数量关系,提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立坤 《四川草原》2004,(11):44-45
根据川西北草原鼠类危害的特点,提出采取机械、化学、生物、生态等综合治理的方法控制鼠害,并就相 关技术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6.
柠檬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青睐,柠檬产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有因地制宜的高效种植技术作指导。本文介绍了适宜川西南丘陵地区的柠檬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系统研究不同容器(基质)和插穗对川西云杉的扦插生根能力。结果表明:川西云杉插穗愈伤始期为扦插后10 d,插后40 d开始生根,100 d时扦插生根率达到80%。侧枝类型对生根影响差异极显著,一级侧枝生根率达到85%,插穗年龄对生根率影响差异显著。补光对川西云杉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年生扦插苗通过补光培育,苗高达到16.7 cm,净生长量平均达到11.2 cm,是大田移栽自然生长条件下的196.4%。通过补光处理,可以阻止川西云杉的早期封顶,进行二次生长,从而达到出圃要求。  相似文献   
8.
晶粒白云岩是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最好的储集岩,其厚度大、分布广且孔隙度、渗透率高。区内晶粒白云岩成岩作用类型多样,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压溶作用、破裂及充填作用、胶结(充填)作用等。其中,胶结(充填)作用、特别是压实作用是导致区内晶粒白云岩储层孔隙度降低、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而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特别是浅埋藏白云石化和古表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因素。有效孔隙均为次生型的,主要有晶间溶孔、不规则溶孔、晶间孔、溶缝等。  相似文献   
9.
对"川草3号"虉草、野生虉草和本地主要栽培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在川西北不同区域的物候期、生长性能、抗逆性、牧草和种子产量及营养成分等进行综合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域内,"川草3号"虉草较两个对照品种具有更好的生产性能和抗逆性,营养价值也较高,适合在温带到寒温带海拔1 650~3 800 m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 S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并结合土壤理养分探讨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对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了解土壤健康状况,实现该区植被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沙化草地土壤养分具有明显差异,依次表现为: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逐渐降低;(2)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2个门,65个纲,169个目,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与沙化草地相比,未沙化草地优势菌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OUT数目、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逐渐减小,其中不同沙化草地土壤细菌覆盖率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 > 0.05);(4)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