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33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广西弄岗是一个热带北缘岩溶雨林的神奇世界。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崇左市西南部。它跨越龙州县的武德、逐卜、上龙、响水、上金和宁明县的城中、亭亮7个乡镇,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顷。保护区分为陇呼、弄岗、陇山3个片区,其中最大的是弄岗片区。弄岗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热带石灰岩山地常绿季节雨林保护区。它主要保护北热带石灰岩山地常绿季  相似文献   
2.
林广  王妍  刘云根  徐劲成  林品 《水土保持通报》2024,44(2):333-344,377
[目的] 探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景观格局的形态学空间分布特征,为揭示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方法] 利用形态学空间分析(MSPA)方法对岩溶石漠化景观识别、处理、分类得到核心、环线等互不重叠的7类景观类型,应用景观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转移矩阵和热点分析探究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景观格局的形态学时空演变特征。 [结果] ①2000年形态学景观类型分布最广(190.60 km2),2022年分布最少(147.32 km2),在形态学景观类型中核心是研究区内主要的景观类型,2000年面积最大为121.62 km2,2022年面积最少为76.05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和南部区域;孤岛在形态学景观类型中面积最小,其面积1990年最少为1.12 km2,2022年最多为3.07 km2,孤岛和分支等景观类型分散分布在各核心之间。 ②研究区形态学景观空间分布趋于分散,且形态学景观多样性、复杂程度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研究时段内,形态学景观类型单一动态度分别为0.10,-0.18和-2.13,说明形态学景观面积呈现收缩趋势并且形态学景观类型1990—2000年发育最为剧烈,2000—2010年发育最为平缓。 ③形态学景观类型转移方向主要是核心景观类型转移为边缘和孔隙景观类型,总体来看形态学景观主要转移方向是形态学景观转移为背景,并且背景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高—高聚集区域呈现出向磨合村、老街村和安乐村扩张的趋势,低—低聚集区域呈现出向三光村和老街村扩张的趋势。 [结论] 研究区形态学景观面积处于快速减少阶段且形态学景观类型趋于复杂,核心是主要的形态学景观类型,形态学景观的演变特征主要由核心的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峰丛洼地农业生产活动的景观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峰丛洼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景观的影响,从农业生产活动对峰丛洼地水文、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及其对景观格局演变的作用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农业生产与景观演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对峰丛洼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主要是由对原始植被的破坏导致表层岩溶水循环途径的阻断及表层岩溶带产流模式的改变造成的,即地下径流转化为地表径流。农业生产活动对喀斯特峰丛洼地景观变化的作用主要是破坏了地表植被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景观破碎,使景观均质性减弱,造成景观的逆向演替乃至出现石漠化。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区土壤矿质元素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保护区土壤矿质元素钙、镁、硅、铁、铝、锰的空间变异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喀斯特峰丛洼地原生林区土壤矿质元素存在空间上的异质性。从半变异函数的模型拟合来看,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均小于25%的标准,表明变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且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占主导因素。Kriging等值线图显示,在不同的坡位出现了高值区和低值区,硅、铁和铝在中上坡出现高值区,而钙、镁和锰在中下坡出现低值区,这6个指标在研究区域均出现围绕1~3个中心点聚集分布出现高值或低值区,说明气候、母质、地形和微地貌对喀斯特原生林区土壤矿质元素空间变异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格(5 m×5 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洼地典型区域(150 m×50 m)表层土壤水分(0~5 cm和5~10 cm)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采样区内呈比较简单的斑块状分布,相同性质斑块与土被连续分布区和石丛集中分布区范围相当;半变异函数在不同性质斑块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异特征,在整个采样区内表现出各向异性;旱季洼地表层土壤水分主要受石丛和地形两个不同尺度的环境因素影响;土壤水分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半变异函数的变程随着最小采样间隔增大而增大;当研究区域存在多重尺度的变异结构时,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精度确定合理的采样尺度。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自动观测气象站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以农田气象资料为对照,初步分析了次生林小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对小气候存在明显影响。林内太阳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相对林外均明显偏低,而相对湿度林内显著大于林外。林内同林外比,太阳辐射年平均降低40.6%,气温偏低0.3℃-5.3℃,相对湿度偏高0.9%-11.4%;风速平均降低0.57 m/s。林内各气象因子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林外,次生林对各气象因子影响明显。各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林内外温度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典型岩溶峰丛山区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马山县加方—古寨地区为例,在分析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空间的合理调配与岩溶石山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10 种3 年生植物碳储量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 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碳含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平均碳含率为40.49%,乔木、灌木和藤 本的碳含率依次为灌木>乔木>藤本,分别为43.21%、40.25% 和38.11%,碳含率变异系数以欧李最大、为 8.28%,铁籽最小、为 1.66%;( 2)不同植物同一物种各器官的碳储量除地瓜藤外均以干的碳储量为最高,乔 木和灌木各器官碳储量除枇杷、香椿和石岩枫(干>叶>枝)外均表现为干>枝>叶,藤本除地瓜藤外各器 官碳储量均表现为干>叶>枝>根,同时不同物种同一器官碳储量也存在差异;(3)乔木、灌木和藤本干的碳 储量占各自总碳储量的比例表现为乔木>灌木>藤本。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喀斯特峰丛洼地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就土壤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反映森林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其养分循环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实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森林土壤均以>2 mm大粒径团聚体为主,占总团聚体的60%-80%。原生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平均有机碳含量较次生林、人工林分别高出48.11%和61.24%,次生林较人工林高出25.29%。各粒径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原生林较次生林、人工林分别高出18.13%和42.60%,次生林较人工林高出29.89%。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微生物熵介于0.26%-1.00%,除桉树林外,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微生物熵随着森林发展阶段的递进而降低。减少人为干扰有利于喀斯特地区森林土壤碳的固定和积累。团聚体粒径对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影响不显著。侧柏林和枫香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较其他3种森林土壤的丰富,且微生物熵较低,是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峰丛坡地土壤入渗特征及其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喀斯特峰丛坡地的水土过程基础研究相对短缺,阻碍了相关土壤水文机理认识和适合该区模型的构建。为探明峰丛坡地上土壤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提出适合峰丛坡地的土壤入渗模型,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了峰丛坡地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初渗率、稳渗率及平均入渗率,并利用Horton,Philip,Kostiakov及经验通用模型拟合其入渗过程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峰丛坡地上灌木林地的土壤砂粒含量约占50%以上,土壤渗透性能较强,而梯田旱地黏粒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渗透性能较差。(2)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前期入渗率均较高,为1.33~3.17cm/min,随后入渗速率急剧下降82.2%~96.2%,在20min左右达到稳定入渗率。灌木林地的前期入渗率下降幅度最大,而裸石地和梯田旱地相对缓慢。(3)Horton模型适宜于描述喀斯特峰丛坡地的土壤入渗过程,Horton模型的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而Kostiakov和Philip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存在差距。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峰丛坡地土壤水分入渗机理及构建入渗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