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82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117篇
  256篇
综合类   552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少耕地膜覆盖和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秋免耕春覆膜和传统耕作覆膜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覆膜和秋免耕春覆膜两种新膜覆盖处理相比,一膜两年用处理在玉米播种到拔节期的增温效果显著低于新膜覆盖,农田0~25 cm土壤平均温度较传统覆膜处理低13.35%,而对玉米拔节期到成熟期的土壤温度无明显影响,且农田0~25 cm土层土壤积温差异也不显著,相同覆膜方式下不同灌水水平间有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水平的降低土壤积温增加;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和WUE与两种新膜覆盖方式相当,中灌水水平下WUE最高,达到17.89kg·mm-1,且在低灌水水平下获得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覆膜处理,一膜两年用覆盖、灌溉定额5 700 m3·hm-2较传统耕作覆膜、灌水定额5 700 m3hm-2处理的玉米产量高出16.39%。说明,一膜两年用地膜覆盖在玉米播种到拔节期的增温效应低于新膜覆盖,但并不影响籽粒产量的形成,且在存在水分胁迫的低灌水水平下一膜两年用覆盖模式可减缓干旱胁迫,提高作物籽粒产量,是适于西北绿洲灌区的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覆膜农田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影响宁夏东部沙化区荒漠草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天然草地补播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柠条是土壤覆盖保水的丰富资源,但是缺乏相关研究.选择平坦的、未生长柠条的退化天然补播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在临近有柠条生长的草地平茬其柠条枝条用于试验覆盖,研究不同柠条覆盖厚度(TSM0,覆盖0 cm;TSM1,覆盖1...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东北水热资源限制下春玉米农田保护性耕作的合理推广,本研究基于44篇已发表文献中的2 705对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4种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SM、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M和深松SN)与传统耕作CK下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探讨不同因素对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对生长季内的玉米农田有增湿降温的效应,土壤含水量提升5.93%和土壤温度降低2.93%;土壤含水量增加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SM>NM>SN>NT;土壤温度在SM、NT下显著降温,NM、SN显著增温,但NM增温幅度仅为0.006%。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在各亚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部分亚组内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依次为:土壤质地>土层深度>生育期>年均气温>年降雨量>秸秆覆盖量,土壤温度仅在秸秆覆盖量亚组内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覆盖(3 000,6 000]kg/hm2秸秆时,蓄水保墒效果最佳。综上,在年均气温[0,10]℃的东北春玉米可种植区实施4种保护性耕作均有显著的增湿降温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土壤温度是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为了寻求合理的播种时间,使玉米生长发育处于适宜的土壤温度环境中,从而保证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通过开展不同播期对大田地膜春玉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不同播期处理各层次地温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拔节之后即进入生殖生长期,地温呈降低趋势。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第二播期(4月20日)生长状况好,干物质累积量高,尤其是乳熟期和成熟期差异明显。第二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种植是一项综合性农田栽培措施,地膜覆盖栽植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杂草滋生和病虫危害等作用,不仅能使产品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提前上市,提高品质,调剂旺、淡季余缺,增加种植效益。近几年,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寒凉地区大面积应用推广,在马铃薯、甜菜、西瓜等作物栽培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夏镇卿  路海东 《玉米科学》2020,28(3):99-104
土壤温度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强的调控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根区土壤温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结合目前农业生产中土壤低温和高温对玉米造成危害的现状,从土壤温度对作物根区土壤环境以及玉米根系生长、冠层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方面,综述土壤温度对玉米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改变土壤温度的措施以及对玉米土壤温度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地表覆盖对毛竹林地温及竹笋生长的影响,共设置了稻草覆盖型、稻草谷壳覆盖型、竹叶覆盖型及半荒芜型(对照)等4种处理类型,在发笋期测量了地表、10 cm深及20 cm深的林地土壤温度,并连续7 d观测了笋高、竹笋地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地表覆盖对笋高及地径均产生了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至少增加笋高55.87%,增粗地径18.59%;地表覆盖对各层土温影响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稻草覆盖型影响,稻草谷壳覆盖型效果较显著,其次是竹叶覆盖型,半荒芜型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栽培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为了保温育苗,改用大(中)棚套小棚和提高土壤温度的苗床,定植后为了避免低温袭击,在小拱棚中再覆盖节约棚。早熟栽培则于3月中旬用小棚(冷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小拱棚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5种耕种方式的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凸型盖膜种植一样,凹型盖膜种植同样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盖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表现为:晴天盖膜处理的土温高于裸地,阴天二者差异减小,雨过天晴盖膜处理的土温反而低于裸地土壤;中午盖膜与裸地土温差异最大,下午减小,早晨8时前二者差异不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盖膜的增温作用降低。与传统的凸型盖膜种植相比,凹型盖膜种植可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在凹型盖膜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前茬麦秆覆盖玉米行间,可补充土壤有机质等含量。改善坡地作物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温、湿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路  崔巍平 《节水灌溉》2020,(6):1-7,13
地膜在促进增产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地膜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实现增产,又能减少污染。本研究进行了普通地膜和透明、黑色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裸地栽培玉米对比实验,来探讨和分析生物降解膜的降解性及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膜,其中黑色全生物降解膜略快于透明全生物降解膜。不同覆膜下各个土层的含水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中层含水量增速最大;三种覆膜的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前期无显著差异,到后期透明全生物降解膜和黑色全生物降解膜下土壤含水量越来越接近裸地,与普通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3种覆膜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但增温效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且越到后期两种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的增温效果越弱。覆膜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加快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干物质重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