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用莴苣又名生菜,营养丰富,属低糖、低脂肪类蔬菜。设施和露地均有栽培,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灰霉病在设施栽培上发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2.
叶用莴苣耐抽薹品种意大利生菜和易抽薹品种佰根绿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钵基质栽培法,研究了外源GA_3处理对叶用莴苣抽薹特性(薹中心柱长、抽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_3可显著促进叶用莴苣抽薹,显著增加薹高及抽薹率,佰根绿的薹高、抽薹率分别是对照(不喷GA_3)的5.7倍、2.25倍,意大利生菜的薹高、抽薹率分别是对照的5.5倍、2.01倍,易抽薹品种的抽薹特性对GA_3的响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热激蛋白Hsp70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及其分子机理,分析Hsp70基因与叶用莴苣耐热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克隆了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 Hsp70-370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叶用莴苣热敏品种P-S11和耐热品种G-S59中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差异。该基因c DNA全长为2 191 bp,开放阅读框为1 950 bp,编码649个氨基酸,具有Hsp70家族特有的标签序列,与拟南芥、番茄、小麦等物种的Hsp70同源性达到90%以上。qRT-PCR分析显示,高温胁迫下该基因在2个品种中的表达均上调,在耐热品种中总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热敏品种,且在42℃高温下热敏品种P-S11中基因表达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受到抑制,而耐热品种G-S59中则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s Hsp70-3701基因可能与叶用莴苣耐热性相关。本研究为有效解决叶用莴苣高温抽薹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绒山羊粪便微生物群落变化的角度对MSTN/FGF5基因编辑陕北白羊绒山的自身健康和环境安全性进行研究,利用6种不同培养基分别对MSTN/FGF5基因编辑和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粪便不同微生物进行培养、计数,并做菌群结构的显著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FGF5/MSTN基因编辑和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F0代和F1代公羊和母羊新鲜粪样经LB琼脂、伊红美蓝琼脂、TPY琼脂、胆硫乳琼脂、肠球菌琼脂和甘露醇盐琼脂培养后微生物计数分别为,F0代:公羊6.35±0.68,5.89±0.25;5.32±0.10,5.27±0.34;6.64±0.57,6.71±0.35;5.03±0.53,5.32±0.14;4.12±0.13,4.15±0.21;5.34±0.18,5.25±0.25;母羊6.62±0.45,6.64±0.31;4.80±0.51,4.75±0.45;7.20±0.30,7.15±0.55;4.30±0.52,4.42±0.62;5.83±0.51,5.73±0.86;6.24±0.28,6.24±0.21。F1代:公羊6.92±0.12,7.08±0.04;4.02±0.64,3.99±0.51;6.32±0.15,6.25±0.30;5.21±0.28,5.17±0.20;3.66±0.50,3.88±0.67;4.06±0.50,3.97±0.46;母羊7.12±0.24,6.96±0.19;4.15±0.19,4.25±0.24;6.45±0.30,6.56±0.45;4.97±0.42,4.87±0.38;4.04±0.96,3.96±0.57;4.10±0.28,3.85±0.37。F0和F1代MSTN/FGF5基因编辑陕北白绒山羊与野生型陕北白绒山羊粪便中菌群结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FGF5/MSTN基因编辑陕北白绒山羊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了试验数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郑益兴  张燕平  吴疆翀  彭兴民 《园艺学报》2017,44(Z2):2741-2742
 ‘中林2号’是从缅甸引种的辣木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腋芽、附芽和潜伏芽排列密集,成枝率高。截干后的植株再生能力强。复叶长33.5 cm,宽21.7 cm。盛产期年均鲜叶产量可达30 000 kg · hm-2。叶粉蛋白质含量可达293 g · kg-1。适于营建叶用良种园。  相似文献   
6.
张吉通 《花卉》2008,(1):6-7
含羞草的茎叶用手一碰,立即闭合下垂,宛如少女害羞似的,一会儿又自动恢复,很富情趣。但是传统的含羞草满身是刺,有时会刺手。无刺含羞草是从巴西引进的新优品种,它浑身无刺,人们可以放心尽情地栽培、玩赏,已逐渐流行。  相似文献   
7.
甬雪5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07-50A为母本,以自交系09-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晚熟叶用芥菜(雪里蕻)一代杂种。播种至采收约112 d(天)。株型开展,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倒卵形,叶缘浅锯齿,叶裂刻深裂,叶面微皱、有光泽。平均有效蘖数26个,单株质量约1.1 kg,一般每667 m~2产量5?000 kg左右。抗病毒病(TuMV),加工品质优良,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叶用银杏品种产量性状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杏叶用价值开发的深入,银杏叶用栽培已成为生产的重点.在生产上,需要大量的优良叶用品种.本文以湖北省林业局银杏品种收集圃内8个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之间叶形态指标的差异,产叶量的差异,分析叶形态指标与产叶量的相关关系,为银杏叶用品种筛选,对品种选择在产量水平上提出一个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喷施锰肥对叶用油菜累积镉的调控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MnSO_4、Mn(CH_3COO)_2和EDTA·Na_2Mn对两种叶用油菜(Cd低积累品种华骏和普通品种寒绿)生物量以及Cd和Mn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分析Cd在叶用油菜体内的吸收转运规律以及亚细胞分布特征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喷施3种形态Mn肥对Cd低积累叶用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喷施高浓度Mn(CH_3COO)_2和EDTA·Na_2Mn显著降低普通叶用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喷施MnSO_4和Mn(CH_3COO)_2处理降低叶用油菜Cd含量、提高Mn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EDTA·Na_2Mn处理,其中,0.4 g·L~(-1)Mn的MnSO_4和0.2 g·L~(-1)Mn的Mn(CH_3COO)_2处理降低Cd低积累叶用油菜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最佳,可使其分别降低29.2%和31.0%。喷施Mn肥显著降低叶用油菜总Cd累积量,使Cd转运系数显著升高,叶用油菜地上部Cd含量与总Cd累积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与Cd转运系数则无显著相关性。Cd和Mn在叶用油菜地上部主要分布在细胞可溶组分中,其次为细胞壁。喷施Mn肥后,Cd和Mn在细胞壁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在可溶组分的分配比例升高。总之,喷施0.4 g·L~(-1)Mn的MnSO_4和0.2 g·L~(-1)Mn的Mn(CH_3COO)_2可以显著降低低积累叶用油菜地上部Cd含量,提高其Mn含量,同时不影响叶用油菜生长,是保障Cd低积累叶用油菜安全优质生产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简单对比试验设计法,在桃源县开展秋冬叶用芥菜双茬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桃源县实行叶用芥菜双茬种植能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建议推广包心芥菜(7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采收)—华容芥菜(9月下旬播种、11月上旬前移栽)的双茬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