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8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林业   1974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53篇
  967篇
综合类   4069篇
农作物   219篇
水产渔业   796篇
畜牧兽医   967篇
园艺   211篇
植物保护   454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551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秦岭及其以北黄土区草地群落地带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诚  岳明 《中国草地》2001,23(3):58-63
一般受海洋季风和润湿气候影响强烈的地区,草地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基本一致。但秦岭以北及其黄土区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减弱,出现了半干旱和干旱气候,植被向着草原方向发展,形成了这里特殊的地带性特征。秦岭地区自下而上为蒿类和禾草草地、禾草和杂类草草地、嵩草草地;秦岭以北黄土区自南而北为蒿类和禾草草地(草甸性)、禾草(草原性)和蒿类草地,蒿类和禾草草地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6.
"黑土型"退化草地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寒草甸草场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围山地,是青藏高原可利用草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加上人类破坏活动的加剧和家畜数量猛增,及超载过牧现象严重,造成高寒草甸类草地严重退化,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黑土滩”景观。近年“黑土滩”面积有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构成日益严重的威  相似文献   
7.
王玉江  初晓丽 《新农业》2009,(11):47-47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长白植物区系顶级群落,由于长期受到人为采伐等非自然因素的干扰,现存量极少,代之形成了大面积红松、落叶松纯林和生产力低下的杂木林。红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单一,导致林分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通过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等措施,培育了大面积红松阔叶混交林,其中色赤杨与红松混交林是较为成功的一种混交林分,现将草河口地区红松与色赤杨混交林改土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穗花杉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树种。由于分布稀少,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将其列为珍贵保护树种。其木材呈黄色、纹理直、结构细、硬度大、韧性强、坚实耐用,是雕刻及特用高级用材。由于其常绿、树姿雅致,雄花穗状,果实假种皮呈红色,又是很好的观赏树种,其果实含油脂高、内含成份丰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分布在江华县大锡乡栗木村水穗花杉在江华成群落或散生于海拔600—12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分布在江华县大锡乡栗木村水源山一带,分布范围73.3公顷,群落面积23公顷。具有中亚热带雨林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干巴菌的分布及其在分布区内的植被类型,查清了干巴菌主要分布于针叶树林中,尤以云南松林内分布最多,但也分布于纯的栗树林中。通过对于巴菌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的分析,结果与宏观调查一致:其生长土壤较为贫瘠,是一种菌根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