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6篇
基础科学   12篇
  91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中条山区红豆杉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等种类。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达20m-25m,胸径可达1m左右,1年生小枝绿色,秋季为黄绿色或淡红褐色,3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褐色。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条形,微弯,长1cm-2.50cm,宽2mm-2.50mm,  相似文献   
2.
陇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分析了陇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30年来陇南土石山区各措施累计调水104.40亿m3,累计保土1.65亿t,调水保土效益主要来自坡面措施减蚀效益;2)截止到201 1年,陇南土石山区获得的经济效益折合人民币359.4亿元,净增产值215.8亿元,累计净效益181.7亿元.累积完成治理面积28.96万hm2;3)随着治理程度的提高,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控制,受灾程度有了一定的减轻.陇南土石山区治理初期(1979)农业所占比例最大,其他产业产值非常小,说明在该时期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到治理末期(2011)农业比例仍最大,但较1979年有所减小,牧业有所增加.该区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土石山区阳坡土层极薄,立地条件差,造林绿化树种难以成活或生长不良。据造林实践,油松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是比较理想的造林树种。根据油松的生物学特性与土石山区的立地条件,针对性地提出了育苗、整地方法、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2013年至2015年在潞城市太行山土石山区推广应用集成度高、可操作性强的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通过实施700亩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使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营林的技术水平,加快太行土石山区绿化,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提供示范样板和量化决策依据,为改善局部脆弱生态环境和"生态兴市"提供示范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土石山区的坡耕地中,土壤的侵蚀主要包括风蚀和水蚀。它们侵蚀土壤表层,降低土壤的肥沃度,对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根据陕西省柞水县土石区坡耕地的现状,提出了深耕坡耕地、等高带状间作的种植、水平防冲沟等治理措施,以期改善柞水县土石区坡耕地的不良现状。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具有一定优势的经济林种。因其适应性很强,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已广泛栽培核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土石山区,核桃树的栽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山区农民的“摇钱树”,一些重点产区的农民经济收入80%以上来源于核桃产业。在大面积栽植核桃,扩大优质核桃生产基地时,不但要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更要重视核桃基地的建设和新的核桃栽培管理技术。在核桃生产基地建设中,应用新的栽培技术,将旱作农业新技术应用到核桃基地建设中,这不但能够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还具有节本增效的功能。在我国北方灌溉条…  相似文献   
7.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和元宝枫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时空变化是制定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华北土石山区不同密度油松和元宝枫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密度、pH值以及全氮、速效钾、有机碳的质量分数等参数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元宝枫林的平均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均大于油松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在土壤表层(0 ~ 10 cm)为最高值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表现为2种林分密度下的元宝枫林无显著差异,而有机碳密度则表现为高密度元宝枫林>低密度元宝枫林;在油松林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中密度油松林>高密度油松林和低密度油松林.油松林和元宝枫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全氮、速效钾与其呈显著正相关,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相关,而元宝枫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不相关.综上所述,华北土石山区元宝枫林较油松林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而且土壤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及有机碳密度受树种和林分密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南缘土石山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黄土高原南缘土石山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为例,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获取大量耕地地力相关信息,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地力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耕地基础地力可分为6等,其中1等地占3.7%,2等地占17.2%,3等地占36.8%,4等地占24.1%,5等地占9.4%,6等地占8.9%。水浇地、园地和菜地主要集中在1、2、3等地;4等地在该区分布范围较广;而5、6等地主要分布于坡度较大、海拔较高、土壤耕层较薄的山区,利用类型主要为旱地。本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各乡镇耕地数量及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及测土配方施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山西省土石山区固土护坡草本植物根系拉拔特性,筛选拉拔力优势草本植物物种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通过开展根系原位拉拔力学试验,研究了3种典型草本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根系拉拔力随根径和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3种草本植物根系拉拔力随着根径的增大而增加,且拉拔力与根径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整体上,根系拉拔力从大到小顺序表现为香根草 > 黑麦草 > 百喜草,而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但在D≤0.4 mm和D>0.4 mm两个根径组下,黑麦草均表现出较好的拉拔力性能。在0—10 cm,10—20 cm两个土层间,香根草和百喜草两种植物根系拉拔力性能相似,而黑麦草单根拉拔力在表层土壤发挥效果优于下层土壤。从单根拉拔力方面出发,黑麦草在3种植物中可优先考虑用于固持浅表层土壤。试验探究了草本植物单根在不同根径组下和土层深度下的抗拔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草本植物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雨强对华北土石山区坡面侵蚀及其颗粒富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研究雨强对华北土石山区坡面侵蚀过程和泥沙颗粒分布规律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华北土石山区2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4种雨强(30,60,90,120mm/h)条件下,分析了径流的变化过程和侵蚀泥沙的颗粒组成及其颗粒富集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雨强从30mm/h增大至120mm/h,黄土性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的产流时间均逐渐减小,分别缩短了79%和85%;(2)在60,90,120mm/h雨强条件下,黄土性褐土的径流强度和泥沙浓度均随降雨时间先减小后增大,而后趋于稳定状态,石灰性褐土仅在120mm/h雨强条件下出现相似规律;(3)当雨强从30mm/h增大至120mm/h,黄土性褐土泥沙流失朝粗颗粒化发展,侵蚀泥沙的砂粒和粗粉粒含量分别增加了86%和21%,而石灰性褐土的变化不明显;(4)在降雨初始阶段,粒径较小的黏粒和细粉粒明显富集,而粒径较大的粗粉粒和砂粒不易流失,但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不同粒径泥沙颗粒的富集率趋于1,这种现象在大雨强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