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苹果黄蚜是我国苹果、梨树栽培区内的主要害虫之一,年繁殖代数多,发生量大,抗药性强。利用七星瓢虫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有效控制黄蚜的一项有效措施。 我们于1996年开始在苹果园内进行了田间释放防治苹果黄蚜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选择选 自然条件较好的兴国镇映南村山地苹果园,13年生元帅和金冠苹果树22株。该园发生的蚜虫以黄蚜为主,瘤蚜次之。 1.2 供试虫源 5月上旬人工从油菜田内捕捉获得。  相似文献   
2.
梨眼天牛(Chreonoma fortunei Thomsr)又名梨绿天牛,玻璃天牛。我县群众叫钻心虫。是我省内天水、平凉、兰州等地的主要果树枝干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梨等果树2—4年生枝条。受害轻者果实产量和质量下降,树体衰弱,枝条生长缓慢;重则枝条失水、干枯,易被折断。为了防治该虫,笔者于1984年3月开始在郑川村三组苹果园进行了该虫生活史及习性观察与防治试验,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苹果白粉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E11.etEv.)Salm.)是一种发生普遍、分布很广的苹果树主要病害。在秦安县苹果园和苗圃幼苗中危害严重。一般10年以上的成龄大树发病株率平均在20%以上,最高为52%;平均单株发病枝梢为25.4%,最高为75%;苗圃地幼苗发病株率平均为22.14%,最高为41.7%。幼苗感病后,全株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卷曲,生长缓慢,轻者  相似文献   
4.
MJ425型木工框锯机采用了连续进料方式,在变换进料速度时,利用机电控制装置可相应地改变锯框运动的倾斜角.满足木材的切削要求。该机电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锯割木材合格率达100%,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苹果球蚧,别名西府球蜡蚧、沙里院褐球蚧、桃球蚧、球坚蚧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近年来,该虫在甘肃东、南部各地苹果、桃、杏、李子、山楂、葡萄等果树和用材树刺槐、桑、楸等发生为害较重,被害株率高达42.7%~56.4%,发生严重的苹果园2年生单枝(枝条直径0.8cm,长20cm)有活蚧壳虫186头。目视树冠枝条蚧壳成串,群众形象的称其为“冰糖葫芦枝”。蚧壳虫已成为部分果园枝干害虫的主要害  相似文献   
6.
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ta Boh.)在秦安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地表及杂草,落叶层下越冬、翌年泡桐萌芽展叶后出蛰危害。用80%敌敌畏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成虫,效果较好。泡桐叶甲又名二斑波缘龟甲,属鞘翅  相似文献   
7.
肿腿蜂防治梨眼天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梨眼天牛(Chreonoma fortunei Thom.)是我县苹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被害株率达90.9%,平均单株被害虫孔76.7个。此虫以幼虫钻蛀取食苹果2—4年生树枝条的木质和韧皮组织。受害株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我们从1981年开始,在天水地区进行肿腿蜂防治梨眼天牛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9.
甘肃省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梨眼天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981~1985年甘肃省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果树主要蛀于害虫梨眼天牛的结果。用梨眼天牛幼虫或初蛹为寄主,在试管内繁殖管氏肿腿蜂,在室温22~28℃、相对湿度65~80%条件下,35天左右出蜂,在苹果园按每1活天牛虫孔放蜂2.9~4.4头,平均寄生率可达55.5~60.8%,放蜂量减少,寄生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