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探索不同酶系组成对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建立该病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系统,采用酶系混合物裂解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采用PEG介导方法进行原生质遗传转化,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ting技术对转化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溶壁酶+1%蜗牛酶+1%纤维素酶混合酶系为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酶系,可以产生原生质体6.78×106 cfu/mL。用PEG介导方法转化共获得16个稳定的转化子,从中随机挑取5个转化子发现质粒pV2已被成功整合到基因组中。本研究获得了制备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原生质体的最佳酶系,建立了PEG介导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为开展该菌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葡聚六糖诱导黄瓜后对钙信使的影响,以黄瓜叶片为试材,测定葡聚六糖诱导后黄瓜细胞内Ca2+含量及Ca2+-ATPase活性变化,同时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对钙调素(Calmodulim,CaM)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聚六糖诱导后黄瓜可溶性钙含量在12 h即达到高峰值,全钙含量在24 h达到高峰值,144 h不溶性钙达到峰值,Ca2+-ATPase活性在48 h达到最高峰。电镜下观察到在黄瓜的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细胞间隙、线粒体、细胞壁都有CaM分布,以叶绿体和细胞壁较多,清水对照在叶绿体和细胞壁有较少分布。葡聚六糖激活钙信使系统,可能参与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植物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对沈阳、河北、吉林、北京等地区玉米穗、茎腐病禾谷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进行了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研究玉米穗、茎腐病同种镰孢菌是否存在寄生专化性或生理分化现象。结果表明:各地区的玉米穗、茎腐病串珠镰孢菌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相似性系数在0.86~0.98之间,菌株间差异仅表现为个体间多样性。而两种病害禾谷镰孢菌亲缘关系困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河北、吉林两地区穗、茎腐禾谷镰孢菌间均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相似性系数在0.93以上;但沈阳地区禾谷镰孢菌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相似性系数仅为0.65~0.6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表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EI)患者治疗效果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9例EI患者卵巢中异位子宫内膜样本分离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型(M1和M2型),比较M1型和M2型患者症状评分、性激素水平及疗效差异.结果 39例EI患者中,22例为M1型,17例为M2型.治疗前后M1型患者症状评分、黄...  相似文献   
6.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性真菌病害,研究病原菌侵染棉花的组织学过程对致病机理解析和抗病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系统研究了其对抗病棉种海岛棉7124和三裂棉、感病棉种军棉1号和戴维逊棉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初始侵染没有明显差异,接菌5 h后,分生孢子均能吸附在感病和抗病棉种的根表面。但侵染过程存在显著差异,侵染感病棉种中病原菌3~5 d到达皮层,5~7 d达到维管束,随后迅速扩展繁殖,侵染14 d后即完成系统侵染,并开始产生黄萎病症状;而病原菌侵染抗病棉种,5~7 d才侵入皮层,7~10 d到达维管束,14 d后仍无法扩展,病原菌的定殖与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形成系统侵染,较少形成黄萎病症状。本研究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侵染过程研究,为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和抗性资源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纹枯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玉米成株期根、茎组织中分离获得232株内生细菌,在离体条件下筛选获得20株对玉米纹枯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7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占拮抗菌株的35%.B20-120、B20-006、B20-122、B21-072、B21-016、B20-070等6株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进一步对其内生性(以抗利福平120 mg·mL-1为标记)及其对玉米的促生作用和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6个拮抗菌株对玉米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有的甚至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在体内繁殖,具可转移性.拮抗菌株B20-006和B20-120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菌液浸种处理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67.9%和62.3%,成株期分别为40.2%和39.1%.  相似文献   
8.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灰斑病现已成为北方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但国内外关于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niels致病力分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该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系统,无法明确我国是否存在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类群或生理小种及优势菌群和分布,限制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种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工作,因此研究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别寄主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者采用田间成株期鉴定技术,对不同的玉米灰斑病菌菌株进行致病力划分,研究其鉴别寄主体系。  相似文献   
9.
樗蚕在保定市暴发成灾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过去在河北保定市局部地区零星发生,但近年危害加重。1995年在高阳、安国、博野、清苑等保定南部的十几个县暴发,危害程度之重在我市尚属首次。据调查樗蚕成虫于5月末开始出现,6、7月份...  相似文献   
10.
黄瓜腐霉菌苗期猝倒病致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明确了Pythium aphanidermatum主要靠生产以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为主的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的协调作用侵染黄瓜幼苗。植株胚轴细胞壁随苗龄增加,果胶物质增加最明显。病菌可在健胚轴及其细胞壁上培养产生果胶酶,其中细胞壁对PG的诱导作用比胚轴明显。随病菌致病力增强或病菌果胶酶浓度加大,胚轴的浸解和释放还原糖愈加明显。健株外渗物中虽也含有细胞壁降解酶,但比病菌的产生量少,活性低。病菌在寄生体内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总酶活性,尤其是PG总酶活性与病菌致病力关系最为密切。这类细胞壁降解酶易受培养基成分和酸度的影响。经染色、显微及超微观察证实了该菌侵入黄瓜苗的机制是以酶解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