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设6个处理对棉花抗旱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播种时用保水剂对棉花种子进行涂层、在棉苗三叶期用小麦千秆4 500 kg/hm2覆盖棉田、在现蕾后用抗旱剂1号叶面喷施3次以上处理对棉花抗旱栽培效果最佳,能贮水保墒、有效减少水分蒸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作用明显,对干旱地区棉花生产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防治稻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培育、推广抗病良种。但是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分化频繁,一个抗病品种往往大面积推广二至十年之后因优势小种的变迁而丧失抗性,给抗病育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使品种的抗性相对稳定,各国植物病理学家或作物育种学家的学术观点殊不一致。有人认为要获得稳定抗性应着眼于积累微效的抗病基因,以对抗小种的专化致病性。有人认为应利用具有高抗效能的主要抗性基因,对多数小种表现广谱抗性。也有人则  相似文献   
3.
玉米生产在我国分布广阔,由于气候差异和历史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我国玉米栽培模式千差万别,玉米植株的产量、高度等生长特点差异较大。随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明显地受到玉米农艺栽培技术的制约。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立项课题"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专设下课题"玉米标准化中种植体系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对此开展研究,是玉米生产中农机农艺相结合方面具有开创性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刊特约该课题组的部分研究人员结合他们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议,为玉米种植与收获作业中形成农机与农艺统筹运作与发展的良性促进机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产在我国分布广阔,由于气候差异和历史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我国玉米栽培模式千差万别,玉米植株的产量、高度等生长特点差异较大。随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明显地受到玉米农艺栽培技术的制约。为此,国家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立项课题“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并专设下课题“玉米标准化中种植体系与收获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对此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DJC中草药浸出液处理桑叶饲蚕,经2年试验、3年示范证明,这种桑叶能使桑蚕整个生育期延长1.3~2.8d。各龄期体质量增幅4.000%~11.500%,蚕病减轻33.800%~90.900%,产茧量增加7.800%~16.700%,茧层质量增加16.900%~23.800%,示范区张蚕产茧量达47kg,增产率11....  相似文献   
6.
丹粳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陈忠义,孙兴国,宫兰芝,曾兆辉,于传和(丹东市农科所水稻试验站)(东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丹东稻区是我省主要优质米及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多年来水稻单产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稻品种京越1号在本地主栽已有20...  相似文献   
7.
采用DJC中草药浸出液处理桑叶饲蚕,经2年试验、3年示范证明,这种桑叶能使桑蚕整个生育期延长1.3~2.8d,各龄期体质量增幅4.000%~11.500%,蚕病减轻33.800%~90.900%,产茧量增加7.800%~16.700%,茧层质量增加16.900%~23.800%,示范区张蚕产茧量达47kg,增产率11.900%。  相似文献   
8.
梯坦:早中熟品种,在西安灞桥地区5月7——8日采收,该品种植株健壮,抗病性强,果形大,果实硬度大,耐运输,是冷冻、鲜食、加工的优良品种。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单果重46克,果呈圆锥形,鲜红色,味甜质优,可溶性固形物10.6%,株产400克。 全明星:1985年河北满城草莓研究所从美国引进,属中晚熟品种,西安地区5月10——12日采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丹参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危害部位和防治方法,以为提高丹参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稚蚕塑料大棚土坑育技术从2002至2006在河南鲁山5年来的试用过程和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