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饶镭  邱蝶  李保同 《植物保护》2020,46(6):254-258
采用种子包衣和拌种处理研究了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FSC)对水稻种子出苗的影响及对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精甲·咯·嘧菌FSC按照药种质量比(m/m)1∶285?1∶235?1∶200包衣-浸种-催芽-播种处理, 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79.33%~85.67%和70.20%~77.45%, 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 对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79.36%~85.29%和80.73%~89.91%?种子浸种-拌种-催芽-播种处理, 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76.67%~81.00%和45.22%~49.14%, 其出苗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对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88.25%~90.78%和88.99%~92.66%?种子浸种-催芽-拌种-播种处理, 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79.33%~81.67%和68.38%~71.12%, 其出苗率略低于空白对照, 对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73.55%~77.72%和64.33%~80.73%?因此, 11%精甲·咯·嘧菌FSC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的药种比(m/m)推荐采用1∶285?1∶235?1∶200, 方法为种子包衣-浸种-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2.
植物寄生线虫可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全球各类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杂环基甲酮类化合物,并测定了化合物在离体条件下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致死率及其在在沙土与基质土壤中对由南方根结线虫造成的植物根结的抑制率(活体测试)。离体测试结果表明,除化合物D1和E3在40 mg/L下72 h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0.03%和71.26%外,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其无致死活性。活体测试结果表明:40 mg/L时化合物B1、B2、B5、C4、D2、E6和E9在沙土中对植物根结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其中D2在5 mg/L时抑制率最高,达87.61%,且高于先导化合物B1;而在基质土壤中,化合物B5的抑制活性最强,在40 mg/L时抑制率为77.67%。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表明,不带取代基的(5-(2-噻吩基)-2-噻唑基)-2-噻吩甲酮(D2)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杀线虫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