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影响番茄离体培养再生的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5个番茄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无菌苗的生理状态、激素组合、激素浓度和基因型等影响组培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建立了番茄的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下胚轴和子叶均得到了高达100%的出愈率和95%以上的分化率;最佳的品种是T431;最佳激素组合为ZT1.0mg·L-1和IAA1.0mg·L-1。  相似文献   
2.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向着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应该积极加强城市园林的养护管理,如果城市园林的管理欠缺,将会严重影响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因此,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 (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1991-1994年通过地落叶松绶尺蠖各虫期的天敌调查,已查明该害虫共有天敌23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16种;捕食性天敌昆虫1种,捕食性鸟类2种;捕食性蜘蛛1种;病原微生物3种。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ZrNPV)是一株对落叶松绶尺蠖幼虫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病毒。本文主要对多角体进行了镜扫描及超薄切片观察,对该病毒的致病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多角本大小为0.8-2.3μm,形状为三角形,四角至不规则形;病毒粒子为杆状,多粒包埋,大为小180-230×30nm。该病毒在自然界发病率为75%以上;室内用1.216×10^6PIB/mL-1.216×10^8PIB/mL;接毒试验  相似文献   
7.
白桦抗虫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进行转化,获得了转化再生植株。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产生率达10%-22%,抗性不定枝的生根率达80%以上。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在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中,有34%检测出GUS活性,76.5%的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的Southern斑点杂交呈阳性反应。初步证明,抗虫基因已转入白桦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月扇舟蛾的生物控制途径。[方法]测定了1%苦皮藤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苏芸金杆菌(Bt)和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结果]1%苦皮藤素乳油1 000倍液、1.26×107芽孢/ml Bt悬液和1.36×108颗粒体/ml颗粒体病毒悬液对分月扇舟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17%、92.53%和91.07%。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乳油1 000倍液和1.26×107芽孢/ml Bt悬液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3.53%~86.59%和84.05%~86.13%,1.52×108颗粒体/ml颗粒体病毒的校正死亡率达89%以上。[结论]为分月扇舟蛾种群数量的生物调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以白蜡吉丁啮小蜂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产卵器、复眼和口器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共发现4种类型感器,产卵器上着生毛形感器Ⅰ型、毛形感器Ⅱ型和Bhm氏鬃毛,复眼上着生锥形感器Ⅰ型,口器上着生毛形感器Ⅲ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