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王健  刘荣堂  张蕴薇  曹静娟 《草业科学》2010,27(12):107-112
分析了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当代植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几种特性,包括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卫星搭载当代植株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显著下降(P<0.05);在13:00-15:00,白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显著低于对照(P<0.05);与对照相比,卫星搭载当代植株叶片叶绿体扭曲,淀粉粒多,且大小不一,甚至有的无序堆满整个叶绿体,嗜锇颗粒在叶绿体中分布不集中,有的分布的多,有的很少,线粒体有明显的溢裂现象。基粒片层减少,直径加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天然放牧草地、20年燕麦耕地、3年燕麦弃耕地、10年燕麦弃耕地的七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差异,旨在探讨改变上地利用方式对黑河上游亚高山草甸土壤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垦和弃耕对黑河上游地区草地土壤氮库有显著影响.亚高山草甸被开垦为燕麦耕地20年后,土壤全氮含量(0-30cm)减少了21-35%,微生物量氮含量...  相似文献   
3.
甘肃臭草入侵对亚高山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型退化草地是祁连山北坡常见的一种毒杂草草地退化类型。以臭草型退化草地和其周边未遭受臭草入侵的未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草入侵对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和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臭草入侵导致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甘肃臭草代替针茅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物种。土壤含水量、容重、pH、电导率等土壤指标在两样地间也存在差异。臭草入侵并形成杂草群落后,增加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但与未退化草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臭草型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0~30 cm)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P0.05)。说明甘肃臭草的侵入只改变了亚高山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没有导致草地固碳、固氮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