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西稻螟的历史演变及今后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稻螟种群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演变阶段,即:(1)由以二化螟为主演变成以三比螟为主;(2)由三化螟为主演变成南部稻区以三化螟为主,中、北部稻区以二化螟为主;(3)二化螟基本稳定,三化螟明显回升。第一次演变的主导因素是水稻栽培制度的变革和矮秆品种的推广,第二次演变主要是水稻品种的更替所致,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1990年以来三化螟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是越冬有效虫源田面积扩大,桥梁田面积增加,杂交早稻的推广以及防治因素。今后水稻螟虫的防治对策:(1)抓住螟虫越冬薄弱环节,搞好冬季治虫;(2)全面推行秧田打送嫁药;(3)调整药剂防治策略,重点抓好各代防治对象田的防治;(4)搞好田间调查,准确预报防治适期;(5)改进防治技术。一是要选择药效期较长、有内吸传导作用的药剂,并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药剂。二是要提高施药质量。三是根据螟虫发生轻重和农药药效期的长短,确定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2.
江城、澜沧、孟连、西盟四个县的狗致病和腐生性钩体抗体水平调查结果表明,致病性钩体抗体检出率为5 87%,抗体群别含6群8型。以七日热群为主,占阳性数的56.52%,与当地人群的主要感染菌群一致;腐生性钩体抗体检出率为51.52%,抗体群含13群,以Pulpudera和群为主,各占阳性数的25.93%和20.37%。  相似文献   
3.
安远县大面积应用巴氏钝绥螨防治柑橘全爪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5月,安远县在155个柑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应用面积243.5hm2,143个柑橘园的柑橘全爪螨得到了有效控制,占释放柑橘园总量的92%;在柑橘全爪螨密度为百叶100-200头时,每株释放1袋(600头以上)巴氏钝绥螨,释放后30d左右柑橘全爪螨得到控制,持续控制期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释放巴氏钝绥螨控制柑橘全爪螨试验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在江西8个县进行了应用人工繁殖的巴氏钝绥螨控制柑橘全爪螨的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夏季(5月)和秋季(9月),每株挂放1袋巴氏钝绥螨(约600头),释放后15~20d,柑橘全爪螨数量明显下降,3~6个月内不需使用农药防治,其种群数量一直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可减少使用农药4~6次,667m2节约防治成本50~100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