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9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近年来国际社会有关荒漠化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综述表明:气候变化与荒漠化二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无论从何种尺度来看,都仍然是一个尚未全知的复杂灰色系统。荒漠化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干扰干旱地区的地-空能量交换平衡机制而产生效力;在对流臭氧层中,来自全球生物量燃烧的气体约占38%,就旱地对全球温室气体的贡献率而言,估计在5%~10%左右,其中旱地退化的贡献率小于5%;温室气体的积累将导致21世纪全球升温1~5℃。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植被生物量、叶面积指数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方法]沿海拔梯度在共和盆地选取样地43块(明显退化草地13块,未明显退化草地30块),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以收获法测定主要草地类型的群落结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结果]叶面积指数与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具有幂函数关系(y=axb,R^2=0.44-0.80,P〈0.01-0.001)。随海拔增加,退化草地叶面积指数、地下生物量具有线性增加趋势(R^2=0.40-0.45,P〈0.02-0.01),而地上生物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未明显退化草地叶面积指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线性增加趋势(R2=0.19-0.43,P〈0.08-0.01),当海拔高于3500m,叶面积指数(约1.2)及地上生物量(约100g/m^2)波动不大,而地下生物量在山顶附近显著增加。[结论]叶面积指数、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海拔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亚洲地区流域治理的技术策略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位于流域的上游和下游,有2/3的农业人口生活在这一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给这个复杂而敏感的地区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土地和环境恶化。土壤侵蚀和作物减产的加剧,使高地居民本来就不稳定的生存状况更加严峻。随着...  相似文献   
4.
世界国家公园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国家公园的创意源自美国,世界上现有100多个国家建有国家公园和准国家公园1200余座。国家公园的主脉是自然保护和公众游乐。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各国有别,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型和综合管理型3大类;无论哪种类型都离不开林业部门的参与和合作。文中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在人事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客流量限制等方面所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同时也指出了国家公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走向。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用38个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的群落样方调查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CA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记录植物12科29属36种,以藜科、柽柳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红砂分布频率最大,该地区植物生活型主要为灌木和草本;2)该区域不同优势群落外貌特征不同,在植株密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在植被盖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但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无明显差异;3)经过CCA分析,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影响该区域植物物种分布;4)该地区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共同影响,三者的解释率达到51.68%,其中土壤因子的单独解释率最高,达到25.36%,剩余48.91%未解释部分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该区域植物群落结构。总而言之,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水平低,群落结构简单,其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现有国营林场8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禁猎禁伐区12处;总面积近40万公顷;大约1/3~1/2的面积可以用来从事森林旅游或建立森林公园。河南省现有国家级风景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3处,市、县级9处;加上“黄河之旅”和“寻根朝敬之旅”两条国家旅游专线和17处国线风景点及一系列“节”、“会”的举办,客源市场广阔,发展森林旅游前景乐观。宏观上以“全”取胜,充分满足访古,寻胜、猎异、探奇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全方位要求;微观上以“绝”取胜,或溪潭泉涧随处可见,或峰岩洞石点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森林公园体系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河南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在综合评价森林风景资源的景观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基础上,策划出河南省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是:加快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干线和“黄河之旅”、“寻根朝敬之旅”两条国家旅游专线沿途森林公园建设,建好郑州、洛阳、开封三市环城森林公园和森林长廓,创办鄢陵—淮阳—郾城和安阳—汤阴—鹤壁两个金三角森林旅游区,力争四个过“半”,并制定出达到上述目标的五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覆盖度柠条固沙林不同配置对植被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固沙效果,已经在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广泛推广。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不同配置的柠条锦鸡儿人工林,进一步研究不同带间宽度带内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覆盖度为20%左右时,合理的行带式格局分布的柠条锦鸡儿人工林带间植被的恢复效果优于随机分布格局的样地。(2)柠条行带式造林不宜太窄和盖度太大,会影响其林下物种丰富度。(3)宽的带间距带内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其生物量变化曲线呈现了两个高峰,出现在距柠条带6-8m左右,而窄的带间距带内只有一个高峰。因此,该地区柠条带宽度为12m-16m可以使其带内的草本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两行一带式乔木固沙林带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风速为10和15 m·s<'-1>的风洞试验条件下,覆盖度为20%和25%的3种两行一带模式固沙林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风速变化情况,以期对3种模式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配置模式在0.31H高度形成了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相互组合的复杂流场结构,覆盖度25%的两行一带模式的防风效果高于覆盖度20%的两行一带模式.3种模式在不同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相同,可划分为3层:微变化层(1.54H和2H)、显著变化层(0.46H和0.92H)和稳定变化层(0.06~0.12H)3个层次.3种模式降低风速的效果为:D=4H(H为带间距)L=4 cm(L为行距)模式大于D=5H,L=0.08 m模式和覆盖度20%(D=5H,L=0.04 m),后2种模式相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土壤深层水分渗漏仪和水分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相应的监测数据,分析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崔木土沟)沟道内部的洪水入渗过程及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河道内以砂粒为主,土壤最大持水量在26.08%~31.75%。② 监测期内,每次洪水过程,水分均能入渗到200 cm以下的土层,但50 cm以下土层的水分入渗基本为非饱和入渗;每次入渗过程,湿润锋到达土层的深度与入渗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但这一相关关系在春、夏季具有明显的分异,春季水分入渗更为缓慢。③ 监测期内,160 cm土层共出现4次明显的连续渗漏过程,渗漏总量为2 165.8 mm,最大渗漏强度为21.4 mm·(2h)-1,160 cm土壤水分渗漏速率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但每次开始出现连续渗漏的土壤初始含水率并不一致。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干旱区河流廊道生态系统生存、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