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8篇
  免费   803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林业   960篇
农学   846篇
基础科学   700篇
  1444篇
综合类   6031篇
农作物   801篇
水产渔业   553篇
畜牧兽医   2345篇
园艺   893篇
植物保护   48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652篇
  2016年   423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696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1078篇
  2011年   1168篇
  2010年   1027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928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59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补播乡土物种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异针茅(Stipa alien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溚草(Koeleria cristat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扁蓿豆(Melissitus rutenic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混播组合,于2017年在青海省贵南县天然草地上进行补播。试验采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VR)、M.Godron贡献定率法(Contribution law)以及生物量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种组合补播后使得群落联结性降低、生物量稳定性增大,群落整体稳定性增强,正向着稳定方向发展;5种组合中,组合D (扁蓿豆+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异针茅+溚草)的生物量稳定性最大,是对草地恢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本试验筛选出了对草地生态修复最有效的物种组合,为草地保护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under forest in tropical peatlands are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natural peat swamp forest soil, disturbed peat soil and mineral soil in Central Kalimantan, Indonesia, using 454 pyrosequenc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tural peat soil had the greatest fungal species richness (Chao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 .05)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two soils. Community structure of both fungi and bacteria in natural peat soil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in the disturbed peat soil (= .039 and = .045, respectively). Ascomycota (40.5%) was the most abundant phylum across the three soils followed by Basidiomycota (18.8%), Zygomycota (<0.1%) and Glomeromycota (<0.1%). The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with effect size (LEfSe) showed that Ascomycota (< .05) and genus Gliocephalotrichum (< .05) dominated in natural peat soil. Functionally, pathotrophs were more abundant in disturbed peat soil (< .05). Proteobacteria (43.8%) were the most abundant phylum followed by Acidobacteria (32.6%), Actinobacteria (9.8%), Planctomycetes (1.7%). Methylocystis, Telmatospirillum, Syntrophobacter, Sorangium and Opitutus were the more abundant genera in disturbed peat soil, whereas Nevskia and Schlesneria were more abundant in mineral soil and natural peat soil, respectively. The natural peat forest soil supported a more diverse microbiology; however, the land use of such a soil can change it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disturbance of tropical peat land could lead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spread of a large number of fung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4.
张思源  夏龙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18-20,42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有效手段之一,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转,促进了乡村治理进程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通过对吉林省提前脱贫村S村进行实地调查,座谈走访、深入到户等方式,结合深度访谈,对"第一书记"推动S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其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为继续发挥其在扶贫阶段的治理逻辑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出两点期望。  相似文献   
5.
水霉属菌(Saprolegnia)分离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冰  郑耘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77-281
 对水霉(Saprolegnia)的分离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大麻籽、油菜籽、红花籽、苍蝇、蚜虫、小麦粒、玉米片、茶叶、葵花仁9种材料作为诱发水霉菌的诱饵。其中油菜籽能防止腐霉菌(Pythium)污染,是初步纯化菌种、排除杂菌的适宜饵料。同时发现控制温度能使水霉在最短时间内分别产生无性或有性繁殖。在水培条件下,25℃左右适合菌丝及无性器官的发育,有性器官却不能产生,而只有在15~17℃条件下才能使水霉很快进入有性生殖阶段;在加入200mg/L链霉素的CMA培养基上促发有性阶段则需要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方能缩短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Levin t-变换迭代法,对加速广义Laguerre多项式级数,提出了一种新的Laplace变换的数值反演方法,这种方法在精度上和数值稳定性上的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试验、免疫放射分析和定量PCR方法,观察了生长猪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3)数量的变化和IGF—Ⅰ基因在肝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每1kg饲料中添加125-250mg铜,能够上调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促进生长猪循环血液中IGF—Ⅰ浓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证实,铜是通过促进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相关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vero细胞增殖的IBDV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用于定量检测IBDV抗体。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化研究,确立了该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并对盒内各组分的性状、保存、质量控制以及诊断试剂盒的特异性、敏感性、可重复性、符合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比较、保存期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试剂盒在-20℃保存至6个月时各项性能都很好。该试剂盒与进口试刺盒对同样血清样品检测,符合率为86.7%。间接ELISA试剂盒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92,5%。该试刺盒可对大量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更适合于大型鸡场IBD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及现地疫病诊断等需要。  相似文献   
9.
五种豆科牧草耐盐临界值、极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萧冰 《草业科学》1994,11(3):70-72,F003
针对黄淮海2000km2内陆盐碱地,经2年时间,用盆栽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确定出五种豆科牧草耐盐临界值和极限值。其中保定苜蓿、猎人河苜蓿、红豆草这三种豆科牧草耐盐临界值为0.4%,极限值为0.5%。草木樨耐盐临界值为0.3%,极限值为0.4%。沙打旺耐盐临界值0.2%,极限值为0.3%。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水平连铸传热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维情况下,计算结晶器出口处铸坯凝固层厚度的解析式,建立了计及轴向传热的连续坯凝固模拟模型。进行了连续坯二维传热的凝固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