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221篇
基础科学   183篇
  381篇
综合类   2615篇
农作物   331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877篇
园艺   498篇
植物保护   1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料混合试验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配料混合试验的基本概念.指出了混合试验与常规因子试验的区别。提出配料混合试验的3种设计,即顶点和边界点设计、矩心设计和极顶设计。以2个实例演示了混合试验资料的统计方法,包括回归和方差分析.驻点分析和等值线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省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互麦14号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不确定度理论及其评定方法,结合车辆碰撞事故的具体特点,给出了基于能量守恒的车速计算表达式.通过选择适当的输入参数作为不确定因子,分别计算各分量等效速度标准不确定度.考虑不确定度累积和传播,得到车速输出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展伸不确定度,以此检验事故再现结果的准确程度.通过具体事故案例的分析计算和计算机检验,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对鸭瘟和鸭"传染性肿头症"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聚合链反应(PCR)技术对鸭瘟和鸭“传染性肿头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的特点。可对这两种临床症状较为相似的鸭传染性疾病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犬埃立克体实验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犬埃立克体标准毒株(Florida株)体外细胞纯培养物和我国犬埃立克体病病犬血白细胞分别接种于C3H小鼠,接毒后d,经PCR检测证实均感染成功。本试验为犬埃立克体病小动物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核酸疫苗是当今疫苗研究的最前沿领域,本文就核酸疫苗在家禽传染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糖蛋白基因 (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_端高变区Ⅰ (引物B)的 2对引物对 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 5个地方分离株 (C60 ,D41A ,D41B ,A112 1,A1171)进行RT_PCR扩增。用引物A时 ,有 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 (172 0bp) ;用引物B时 ,所有 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 (2 2 8bp)。对 172 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 ,结果得出 3个不同的RFLP图谱 ,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e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 ;对 2 2 8bp的PCR产物进行DdeⅠ、Rsa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 ,8个IBV毒株可分为 5个基因型。综合 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 ,8个IBV毒株可分为 7个基因型 ,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 ,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 /血清型 )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AIM: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le value of LDL as a targeted vehicle fo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w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DL-ACM complex and free ACM on nude mice's subcutaneous implanted tumors derived from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SGC-7901 and NKM-45. METHODS: LDL-ACM complex was prepared and the tumor model of nude mice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mplantation of SGC-7901 and NKM-45. Then, the groups of nude mice developed subcutaneous implanted tumors were received either LDL-ACM complex or free ACM. Subsequently, the tumor size, weight and leukemia cell counts were measured and the rates of tumor-inhibition and the survival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 RESULT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DL-ACM complex on the tumors, especially on SGC-7901 implanted tumors were much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free ACM. It wa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action of LDL-ACM complex was mediated by LDL receptor.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LDL-ACM complex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implanted tumors and the effect might be mediated by LDL receptor.  相似文献   
9.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红汁乳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是:蔗糖34g]L,废糖蜜13mL/L,麸皮36g/L,玉米粗粉20g/L,KH2PO43g/L,菌丝体最大生物量达18.087g/L。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苜蓿繁育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建国以来国内苜蓿的育种发展状况,进行了苜蓿的种质评价与筛选,地方品种的系统化,育成了抗寒新品种草原1号、草原2号,抗病品种中兰一号,耐盐品种中苜一号,耐牧根蘖品种公农3号、中图3号、中图4号,高产的公农1号等。提出了在我国苜蓿育种方法上,杂交育种与基本育种方法在当代育种中将继续存在,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将加快育种进程;指出了我国苜蓿育种存在的问题是育种体系不健全,育种手段方法落后,抗性育种缓慢,对引入品种缺少理论与实践的鉴定、评价,国内育成品种少,高层知识力量薄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