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园艺   1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黄枯叶蛾(Trbala vishou Lefebure),俗称手指虫、杨梅老虎、绿黄枯叶蛾等,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一种杂食果木的害虫.近两年,在局部地区对东魁杨梅造成严重为害,导致杨梅减产. 1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蛾的形态不同.其中雌蛾呈橙黄色或黄绿色,体长19~21mm,翅展56~62mm,前翅似三角形,内横线、外横线、亚外缘波状纹都是黄褐色,前翅中室斑较大,由中室至内缘为一大型黄褐色斑纹;后翅中部有两条明显的黄褐色横线纹.腹部末端密生黄褐色肛毛.雄蛾体形小,呈绿色或黄绿色.体长12~14mm,翅展38~41mm.  相似文献   
2.
黄岩店头荸荠优质高产“三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黄岩店头荸荠采用分株繁殖、稀植栽培、斜插移栽的"三改"技术,每667m2用种量降到0.5kg,产量可提高500kg以上。目前,黄岩店头区域荸荠年种植面积115hm2以上,年产值近14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3.
概述东魁杨梅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适时定植、肥水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东魁杨梅防虫网室(也称罗帐或罗幔)栽培技术是通过防虫网室构建人工屏障将杨梅果蝇等害虫隔离在网外的一项新兴生态环保绿色栽培技术。运用这项技术,在东魁杨梅的果实成熟过程中实现不用农药,确保果实质量安全,改善果实品质,提升经济效益。为此,近年来黄岩区积极推广东魁杨梅单株防虫网室建设,进行单株防虫网室的  相似文献   
5.
概述东魁杨梅营养钵育苗技术,包括营养钵育苗好处、制作、营养土配制、育苗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鲍立友  郑灵卫 《浙江柑橘》2000,17(2):29-29,37
水田改园种植柑橘是黄岩橘区的一大特点,但水田改园种植的柑橘往往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土壤粘性重而生产不出优质橘果。1996年,我们在总结本镇唐家桥村6户优质高产户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在该村533hm2水田改园宫川温州蜜橘中进行推广,夺取了平均产量39t/h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平均售价超过对照园30%以上的好业绩。如今,这片柑橘已建设成为“台州市名优柑槁示范区”,并且1998年、1999年两年均有60多吨鲜果出口到加拿大。现简要总结其经验如下:1施肥施肥主要是重施有机肥,杜绝单施化肥,尤其是氮肥,…  相似文献   
7.
东魁杨梅单树罗幔(帐)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梅在水果缺乏的夏令上市,各受消费者的青睐,栽培效益十分显著。但是,杨梅采前受果蝇、大风、暴雨、高温等的影响导致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的问题很普遍,个别年份可致使劣质果比例高达50%以上。生产上有的采用喷洒药物治虫、防落果,虽能  相似文献   
8.
黄岩店头荸荠优质高产“三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黄岩店头荸荠采用分株繁殖、稀植栽培、斜插移栽的“三改”技术,每667 m2 用种量降到0.5 kg,产量可提高500 kg 以上。目前,黄岩店头区域荸荠年种植面积115 hm2 以上,年产值近1 400 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9.
3.15%阿维菌素·吡虫啉EC是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柑橘杀虫剂。为明确该药剂对柑橘蚜虫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对柑橘的安全性,2008年春在黄岩进行了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0.
3.15%阿维菌素·吡虫啉EC是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种柑橘杀虫剂。为明确该药剂对柑橘蚜虫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及对柑橘的安全性,2008年春在黄岩进行了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