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桂南荔枝、龙眼蜜大丰收。笔者去年就预测今年我地有倒春寒天气,但不会影响荔枝、龙眼流蜜,丰收是有希望的,结果真的是这样。1~3月份,北方寒风冷雨,翻山越岭频繁入侵我国桂南地区,气温经常在10~20℃,20~25℃的天气较少。4月份,气温回暖,升至18~31℃。荔枝流蜜适宜气温为20~25℃,龙眼流蜜适宜气温为22~26℃。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60~80年代,我地的水稻田普遍播种红花草,对养蜂贡献很大。1983年起,农田实行责任制后,红花草基本绝迹。2009年笔者改为饲养中蜂,征得一些农户同意,每年都播种几亩红花草或油菜花,增加蜜源,蜂群发展很好。2017年有村民在种植荷花结束后,改种油菜花,笔者  相似文献   
3.
对禄丰县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小麦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蒲螨是食用菌栽培中最为重要的害螨。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上海地区的蘑菇、香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及稻草、粪肥、棉籽等栽培材料上的蒲螨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共计有4科7属16种,其中包括一新记录。文中列有属种名录和分种检索表。本研究结果表明:兰氏布伦螨[Brennandania lambi(Krcz(?)l,1964)]是上海地区蘑菇生产的主要害螨,蘑菇严重减产乃至毫无收成的情况80~90%是由它造成的,而菌种带螨是其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矩形拟矮螨[Pseudo pygmephorus quadratus(Ewing,1917)]在蘑菇房中颇为常见。费氏穗螨[Siteroptus flechtmanni(Wicht,1970)〕在各种食用菌上常见,但并未见其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拟长毛钝绥螨食性和捕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湖北、云南等地。据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市植保植检站等单位几年来的研究证实,该螨适应性强、捕食量大、增殖迅速、饲养方便,易于保存。经对2万个个体的观察和125万亩棉花、西瓜、茄子等作物的试验,结果表明:释放拟长毛钝绥螨能在6~8天内有效地控制叶螨为害,效果优于化学农药,并可协调使用,是防治叶螨的有效天敌。为了进一步评价拟长毛钝绥螨的应川范围和控制效能,确定田间最经济有效地释放的益害比以及预测化学防治适期提供依据,1982年6~11月,对该螨进行了食性试验和捕食量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正> 青神县汉阳蚕种场原是1960年建的国、社合办的蚕种场,1962年停产。1979年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大发展需要,由省财政拨款4万元进行维修,恢复制种。该场现有职工3人(其中技干1人),蚕房1200m~2,原蚕区收茧制种,有原蚕户100户,分布在2个乡5个村11个社,户平养蚕1张,有成片桑园130多亩,原蚕户  相似文献   
9.
<正> 1988年全省秋蚕种生产会最近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州)主管蚕种生产的科(站)长,省属场业务场长和蚕种冷库、蚕种浸酸与蚕卵活性化调查的技术干部共63人.会议汇报了春蚕种生产情况,总结了经验,肯定了成绩,研究了问题,安排了秋蚕种生产计划,讨论制订了具体措施。会议期间,省丝绸公司李志明副总经理就如何加快蚕种场危房改造、设施配套和基础建设,与适应蚕桑生产迅速发展及有关经济政策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云南半干旱区小麦种植气候生态因素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半干旱区气象条件与小麦生长适应性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气候生态因素的动态变化对楚雄小麦种植影响的综合评价试验,判别年际间气候生态因素的动态变化对小麦种植的综合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楚雄州小麦主要种植区1962~2011年50 a间的综合评价得分值增减变化与50 a间小麦实际产量的动态增减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评价结果及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效应与多年实践相符,为云南及更广区域的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小麦生产年景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