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9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霜  谢振江  李永禄  刘义 《蔬菜》2002,(4):10-1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习惯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就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9年开始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把栽培时间提前到1月份,4~6月份产品上市。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平均667m2产马铃薯1300~1600kg,产值3500~5000元;产鲜食玉米3500~4000穗,产值可达3800~6000元,二者折合产值7200~11000元/667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一、提早栽培的保温措施在塑料大棚内采取多层覆盖法,即在11月下旬扣塑料大棚,在大棚膜下25cm和45…  相似文献   
2.
黄瓜是大连市金州区保护地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由于多年连续生产导致病害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土传病害对产量产值的影响较大。近几年,我们通过黄瓜嫁接的栽培方式,利用南瓜根系发达,耐低温抗高温,不受土传病害感染等特性,使黄瓜植株生长健壮,高抗多种病害特别是枯萎病,达到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嫁接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有机食品(蔬菜)生产基地的建立与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在技术上强调传统农业农艺技术的应用,生产、加工过程遵循一系列的准则标准,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认证活动。通过对生产基地的选择、基地的缓冲带和转换期、生产项目的确定、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作物轮作、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建立追踪体系等方面内容的论述,介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柏霜 《蔬菜》2006,(8):16-16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生成100g干物质所需的二氧化碳为150g左右,其需求量为氮、磷、钾总量的近20倍。保护地蔬菜生产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早晨日出半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约为100μL/L,而蔬菜作物生长所需浓度为1000μL/L。由此可见,保护地蔬菜生长的二氧化碳供给环境,制约着作物光合作用充分进行,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一、选择廉价肥源目前二氧化碳肥源较多,有利用工业副产品的钢瓶装二氧化碳,可直接在保护地内施放;可在二氧化碳发生器中燃烧白煤油多点施放;可在二氧化碳发生器中燃烧液化石油气布点施放。以上几种肥源的成本较…  相似文献   
5.
剪枝对棚室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茄子具有再生能力的原理 ,对已过产量高峰期的茄子 (售价较低时 )进行剪枝处理 ,促使萌发新的结果枝 ,延长茄子的采收期和供应期 ,是实现棚室茄子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1 材料与方法1 .1 栽培设施及品种塑料大棚。茄子品种为辽茄 4号。1 .2 试验方法试验在金州区蔬菜管理服务中心科技示范基地进行。设 5种处理 ,即留主茎 (地上 1 5~ 2 0cm) ;留 2枝 ;留 4枝 ;留 6枝 ;不剪枝 (ck)。每小区 4行 48株 ,随机排列 ,3次重复。 3月 2 4日定植 ,栽培密度由常规的 2 70 0株 /667m2 增加到32 0 0株 /667m2 。 7月 2 0日 (上午 )…  相似文献   
6.
西瓜是虫媒异花授粉作物,若温度低,湿度大,昆虫活动量少,则自然授粉不良,难以坐果。保护地西瓜清晨开花时正值温度低、湿度大,室内昆虫极少,所以  相似文献   
7.
郭长振  柏霜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2):134-134
大白菜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几年反季节栽培生产发展迅速,给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夏季栽培难度较大,若措施采取不当,品种选择不对及气候因素影响,会出现大白菜结球不实或不结球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相对密闭栽培场所,早晨日出半小时后CO2浓度约为100×10-6,比室外少200×10-6,比蔬菜作物所需CO2饱和浓度少900×10-6.由此可见,保护地蔬菜作物处于缺少CO2的饥饿状态,限制了光合作用,制约了生长发育,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1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1300千克~1600千克,亩产值3500元~5000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500个~4000个果穗,亩产值3000元~58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无纺布在蔬菜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纺布是继塑料薄膜之后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又一新型覆盖材料,被世界誉为第二次"白色革命".在许多国家,无纺布覆盖蔬菜已成为一种常规技术,它具有保温、透气、调湿、遮光(色布)等特点,覆盖后作物的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等优势十分明显.我国目前蔬菜上对无纺布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为促进其推广应用,我们从1994年开始了无纺布在蔬菜上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