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20~40℃条件下对管囊酵母进行了培养,研究其生物量、乙醇产量、残糖量等指标随温度变化的消长趋势,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在对数生长期各项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32℃,在这一范围内,比生长速率、比乙醇产率和木糖比消耗速率分别达到最高值:0.19/h、4.3g/(g·h)和28.0g/(g·h)。  相似文献   
2.
由于食用菌鲜品易在物流过程中出现后熟(开伞)、病原菌侵染和机械损伤等特性,致使食用菌自采后到食用过程中易发生老化、枯萎、变色、变质、变味等现象,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形、水分,缩短了货架寿命,降低了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应用食用菌采后现代商品化处理技术,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以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为原料,分别经热水浸提,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多糖,并通过复配后形成复合多糖,研究3种食用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的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α-糖苷酶抑制率、α-淀粉酶抑制率等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指标.结果显示,大球盖菇、金针菇、香菇三种食用菌,真菌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8.58%、4.71%...  相似文献   
4.
以灰树花、鸡腿菇的子实体为原料,提取灰树花多糖、鸡腿菇多糖,并采用超声波水提法进行灰树花、鸡腿菇复合多糖的提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分别选取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四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设计,优化复合多糖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兰花老茎为原料,采用α-高温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为α-高温淀粉酶添加量7.5μL、酶解温度90℃、pH6、酶解时间60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20μL、酶解温度50℃、pH8、酶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西兰花老茎IDF提取率为33.54%。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为西兰花老茎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绿芦笋加工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蒸汽爆破对绿芦笋废弃物膳食纤维改性的最佳工艺:蒸汽爆破料腔比为5:8,蒸汽爆破时间为70 s,蒸汽爆破压力为1.0 MPa,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高92.5%。对蒸汽爆破绿芦笋样品进行理化特性研究,其水溶性指数为14.27%,持油力为2 mL/g,堆积密度为0.43 g/mL,松密度为0.29 g/mL,溶解度为91.63 g/100 g,比表面积为0.299 m2/g,与空白样品相比,均有所增加;而持水力、膨胀力、中位径、休止角、滑动角与空白样品相比,则有所下降。将各项指标与空白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此试验为绿芦笋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常见食用菌猴头菇、香菇、灰树花、银耳、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营养保健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食用菌在提高中老年人健康水平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现了食用菌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满足了市场对食用菌标准化产品及周年均衡供应的需求,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传统菇棚季节性常温食用菌生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与菇棚季节性常温生产共同发展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产业规范化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灵芝孢子油中含有很多功效成分,在自然条件下容易被氧化而造成营养损失.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乳化剂、灵芝孢子油为内部油相,构建了大豆分离蛋白-灵芝孢子油包埋体系,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和灵芝孢子油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构建最佳的乳状液体系,并对乳状液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得制备的灵...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果园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市场上已经有部分多功能果园作业平台,但受到果园地形复杂与现有机械行驶稳定性差的影响与限制,尚不能满足果园作业需求.本文分析了目前果园采摘平台需求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