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3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导读:春播大白菜属于反季节栽培,易出现抽薹开花、结球松软、病虫害蔓延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大白菜产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春播大白菜地膜+小拱棚+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不但病虫害发生轻,产量高,而且比往年提早10天左右上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良的大白菜品种不仅要具有高产、优质、
商品性好、抗病性强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对低
温、高温、干旱、水涝、盐渍,土壤、水质和空气的污
染,以及农药、除草剂的残留等某种或几种逆境因子
的特殊抗性。抗逆性决定着品种的适应性、稳产性和
使用寿命。笔者根据几十年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大白
菜常规育种中的抗逆性选择。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各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驯
化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大白菜品种类
型,生产上对不同类型品种有着不同的抗逆性要
求,在育种时应针对不同的育种目标制定相应的选
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大白菜原产中国,是我国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它营养丰富而脆嫩无渣,有“百菜之王”之美誉。性喜冷凉,传统以秋季栽培为主。昔日秋季大白菜的丰欠直接影响着我国北方人民的吃菜水平。近年来,在广大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培育出了一大批大白菜新品种。这些品种对稳定我国的  相似文献   
5.
正导读:新乡小包23目前为中原地区的主栽大白菜品种,具有结球紧实、球形周正、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优点。为实现豫北地区大白菜主产区安全生产、分批上市,满足春节前后蔬菜淡季供应需求,总结了新乡小包23秋季延期播种高产栽培技术及冬季贮藏技术。随着社会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每年11月全国各地尤其北方居民进行大量冬贮大白菜的场面成为珍贵的记忆。目前,居民对大白菜的需求是随买随吃,这就要求菜农做好冬贮及保鲜工作,实现分批上市,保障市场的充分供应。  相似文献   
6.
苗球兼用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苗用型大白菜因其速生栽培、种植简单及效益颇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早56是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大白菜一代早熟杂交种,可苗球兼用,非常符合市场需求。目前该品种已在河南、湖南、湖北、浙江、贵州、四川、重庆等15省区的100多个县市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hm2左右,2010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7.
新乡小包23大白菜生长期短、冬性强、耐抽薹,春播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但播种过早,易发生抽薹现象;播种太晚,病虫害严重,致使叶球生长不良,产量下降.为了筛选出新乡小包23春季生产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栽培方式,我们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自交不亲和性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自交不亲和系繁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花期喷盐水[1]的方法来提高亲和指数,但研究结果表明[1-4],各地使用的盐水浓度不尽相同.不同授粉时期和不同盐水浓度对不同自交材料亲和指数的影响未见报导.试验研究了盐水浓度和授粉时期对亲和指数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系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中78为大白菜杂交种,深受广大菜农和消费者喜欢.为了进一步制定出新中78配套的高产、高效、优质种植技术规程,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对该品种进行了密度和肥料试验,以便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乡90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自交系4200和自交不亲和系4210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自交系4200和自交不亲和系4210分别是以杂交种晋菜3号和北京80作材料,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4200表现高桩、牛心、多毛,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后期轻感黑斑病。4210表现中高桩,轻叠抱,外叶色深、无毛,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中抗软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